钟南山院士推荐:家用制氧机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选购指南
钟南山院士推荐:家用制氧机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选购指南
近日,钟南山院士团队多次向医疗机构捐赠家用制氧机,这一举动引发了公众对家用制氧机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重要作用的关注。家用制氧机不仅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更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长期家庭治疗的首选设备。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家用制氧机的工作原理、临床效果以及如何正确选购和使用。
家用制氧机的工作原理
家用制氧机主要通过分子筛技术从空气中分离氧气。其工作过程如下:
- 空气压缩:制氧机首先将外界空气吸入并压缩,去除其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杂质。
- 分子筛吸附:压缩后的空气通过分子筛,分子筛对氮气的吸附能力远大于氧气,因此氮气被吸附,而氧气则通过分子筛被收集。
- 氧气收集与输出:收集到的高纯度氧气经过过滤和调压后,通过鼻导管或面罩输出供患者使用。
家用制氧机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家用制氧机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适用于以下情况: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慢阻肺患者常伴有低氧血症,长期家庭氧疗可以改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夜间使用制氧机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减少呼吸暂停发作。
- 心力衰竭:对于伴有低氧血症的心力衰竭患者,家庭氧疗可以改善心脏功能。
- 高原反应:在高海拔地区,制氧机可以缓解因缺氧导致的头痛、乏力等症状。
研究表明,长期家庭氧疗对患者的肺功能、运动能力、睡眠、精神状态等均可产生有益的影响,可提高心肺慢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心力衰竭的患者来说,长期家庭氧疗不仅能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改善缺氧、呼吸困难等症状,缓解心肺功能恶化,还能增加运动耐力,扩大日常活动范围,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夜间睡眠质量。
长期家庭氧疗还可以降低肺动脉压,预防或延缓肺心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助于提高患者存活率、延长其生存期(一般可延长生命3~5 年)。有研究显示,氧疗组5年死亡率约为45%,非氧疗组约为67%。另外,从家庭负担角度来看,家庭氧疗也可减少住院次数和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
如何选购家用制氧机
选购家用制氧机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品牌选择:选择知名且有医疗设备生产资质的品牌,如飞利浦、鱼跃、欧姆龙、迈瑞等。这些品牌在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方面更有保障。
流量和浓度:
- 流量: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流量。一般而言,成人使用流量在1-5L/min的机型,儿童和老人则选择流量较低的机型。
- 浓度:制氧机的氧气输出浓度应达到90%以上,以确保治疗效果。
噪音水平:选择噪音低于45分贝的产品,以避免影响患者和家人的休息。
便携性:如果需要经常外出携带,应选择体积小巧、重量轻的产品。一些高端机型还配备了内置电池,方便户外使用。
附加功能:一些智能功能如定时关机、血氧监测等可以提升使用便利性。
使用注意事项
- 遵医嘱使用: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不要随意调整氧流量。
- 定期维护:定期更换过滤器和湿化瓶,保持设备清洁。
- 安全使用:制氧机应远离火源和易燃物品,使用时保持室内通风。
- 监测效果: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评估氧疗效果。
家用制氧机作为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治疗设备,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已得到权威专家和医疗机构的认可。通过合理选购和正确使用,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如果您或家人有相关需求,建议尽早咨询医生,选择合适的制氧机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