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京如何从11座候选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京如何从11座候选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29121815_121164222

北京,这座拥有璀璨文明的城市,在1949年10月1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当时有11座候选城市:北京、哈尔滨、重庆、洛阳、西安、成都、广州、南京、上海、延安、开封。北京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其优势体现在多个方面。

如果想成为一个国家的首都,这个城市就要满足多方面的要求,不能功能单一。军事、经济、文化、交通、资源等方面都要进行综合考量。

一、军事方面

就当时战争而言,地理地貌等因素相当重要。首都作为一个国家的核心,意义相当重大,其防御力就要相当强大。要进可攻退可守。北京就满足这方面的要求。自古北京就有“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南俯中原”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居庸关、太行山脉、山海关三面合围,仅有几条重要的交通大道和北京相连。

只要能够坚守住这几条重要的交通大道,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来自北面、西面、东面的敌军想攻占北京势必登天。所以,作为首都,要易守难攻。如广州,沿海城市,当时中国的海军力量薄弱,如果敌军从海上进攻,估计轻而易举就能拿下广州城。又如上海,上海易攻难守,著名的淞沪战役就是典型的特例,当时和日军的交锋,损失惨重。再比如六朝古都南京,可谓是无险可守,历朝历代,南京就很容易被敌军攻破。这11座城市当中,有一部分在军事防御方面,就淘汰出局。

二、经济方面的原因

哈尔滨是解放的较早的城市,而且重工业发达,经济基础雄厚。又背靠“老大哥苏联”,可以得到苏联方面的支持。可谓是当时中国首都的首选,但是,就是由于距离苏联太近,缺点也明显,没有永远的朋友,一旦出现矛盾,很容易被人掐住咽喉。首选哈尔滨就这样落选。

洛阳、西安,都有着辉煌的历史,但同时经济基础薄弱,建国初期,国家没有那样的财力把这两座城市规划成首都。延安虽红色基础雄厚,但同样也经济基础薄弱。

北京,是一座免受战争摧毁的城市,当时成功的和傅作义谈判,让北京城完整的保留下来。同时北京在经历了近代,金、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开发,经济实力早已相当雄厚。北京既没有战火的璀璨,又有经济实力做后盾。很符合建国之初开源节流的政策。

三、文化底蕴方面的原因

作为首都,文化底蕴要深厚。

西安13朝古都。
南京10朝古都。
洛阳9朝古都。
开封7朝古都。

以上这些城市,都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而北京是:辽陪都,金、元、明、清定都于北京。相较于以上城市,或许北京被定位都城的次数较少。但北京的优势点在于,金元明清四个朝代,离建国初期更近,也更容易让人接受。说通俗点儿,金元明清的文化底蕴的余温还潜移默化当中影响着近代中国。

四、交通以及资源方面的原因

北京,连接着几条重要的交通要道,是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在中国历史上,北京的交通枢纽的作用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北京还有京杭运河直通南方,水利运输方便。而像西安,虽历史文化底蕴丰富,但有个缺点:虽然古都西安素有“八水绕长安”的说法,但是,西安的缺水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完全不能担负起一个国家首都的运转。

五、解放情况

在1949年10月1日之前广东、四川、重庆等地尚没有解放。身在其中的未解放的候选城市就有点儿捉襟见肘了,还没有解放,就定为首都的话,明显有点儿不合时宜。而北方的候选城市基本解放,哈尔滨是解放最早的城市。而北京虽然较晚,但优势是保存完整,城市建设不用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以及物力。

鉴于北京在诸多候选城市当中的综合考量,北京比其他城市就更适合作为首都。于是就将曾经的北平更名为北京,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