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292路公交探秘长春水文化生态园
乘坐292路公交探秘长春水文化生态园
长春292路公交车是一条贯穿市区的长线路,途经多个著名景点。其中,水文化生态园是不可错过的打卡地。这个始建于1932年的园区不仅是长春工业文明的标志,还因其美丽的夜景和丰富的历史背景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乘坐292路公交车,不仅可以欣赏沿途的城市风光,还能轻松到达这座充满故事的生态园,感受不一样的城市美景。
一段承载城市记忆的公交之旅
292路公交车从欧亚卖场出发,沿着开运街、光谷大街、飞跃东路等主要道路行驶,最终到达金源市场。这条线路贯穿长春市的多个区域,沿途经过多个著名景点和地标建筑。从现代化的购物中心到充满历史感的老建筑,从繁华的商业区到宁静的居民区,292路公交车仿佛是一条串联起城市记忆的纽带,让乘客在行驶中感受长春的独特魅力。
水文化生态园:一座城市的工业记忆
水文化生态园位于长春市南关区,是292路公交车的必经之地。这里曾是长春市第一座净水厂——南岭净水厂的所在地。1932年,在日本侵略者的操纵下,伪满洲国成立,定都长春,改称“新京”。随后,《大新京都市计划》出炉并开始执行。按这一计划,为建立、完善长春城供水系统,时伪国都建设局决定开始同时配套建设净月潭水库和长春历史上第一座水厂。水厂位于当时城市东南离伊通河一公里处,名“南岭净水场”(也称南岭水厂),这就是水园的前身。
1935年10月,南岭水厂第一净化系统竣工。至此,长春城第一次拥有了由取水、输水、净水、送水四部分构成的现代化城市供水系统,日制水能力2万立方米。1936年1月,水厂开始向市区供水。
随着长春市人口不断增加,日伪政府从1936年开始对南岭水厂加以扩建。1942年,扩建后的第二净化系统开始供水。一、二两套系统总制水能力4万立方米/日,地表水经“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工序成为净水,然后通过机泵沿2条口径600毫米的配水干管日夜不停地流往今桂林路一带和今建设广场一带的配水塔(南新京驿给水塔,1999年爆破拆除),是时长春全市用水人口达到25.3万人。同年,南岭水厂又计划建设一个更大的净化系统,但由于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工程进行不久即停止。
新中国成立后,南岭水厂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953年,为确保第一汽车制造厂顺利建设和保障其他重点工程用水,长春市人民政府决定在当年伪满遗留的第三净化系统基础上进行续建。当年工程启动,当年就竣工投产,管线从南岭水厂第三车间出发,沿工农大路,流经延安大路、宽平大路,奔向孟家屯、汽车厂方向,总长20多公里,日净水能力达4万立方米。整个“一五”期间,在长春工业总产值增长近两倍的情况下,长春市供水保障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南岭水厂首功一件!
进入新世纪,随着城市发展扩大,老净水厂的地理位置从郊区变成了市中心。2002年7月,南岭水厂旧址被长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长春市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南岭水厂更名为“长春水务集团第一净水厂〞。不过这个带有“第一”头衔的名字,更像
2018年10月1日,经过改造的水文化生态园正式对外开放。这座占地31公顷的生态园,不仅保留了原有的历史建筑,如第一净水车间、第二净水车间等,还新增了水文化博物馆、生态景观等设施。如今的水文化生态园,已经成为长春市的一张新名片,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探秘水文化生态园
走进水文化生态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棵已有130多岁高龄的老山丁子树。这棵树见证了长春的百年沧桑,也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历程。在树下,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仿佛能听到那些年轮里藏着的故事。
沿着园区小路前行,你会看到一座座充满历史感的建筑。这些曾经的净水车间,如今已被改造成水文化博物馆。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长春市的供水发展历程,也可以感受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博物馆内展示着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物,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长春工业文明的辉煌。
除了历史建筑,水文化生态园还是一座生态公园。园内绿树成荫,四季花开,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在园区的中心,有一片开阔的水域,这里曾经是净水厂的蓄水池,如今已成为一片美丽的景观湖。湖边设有亲水平台,你可以在这里喂鱼、划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实用游玩攻略
水文化生态园全年开放,建议春秋季节前来游玩,此时气候宜人,景色优美。园区内设有多个出入口,乘坐292路公交车可直达。园区内设有免费停车场,自驾游的游客也可以很方便地到达。
园区内设有多个休息区和餐饮点,游客可以在这里休息、用餐。同时,园区内还设有儿童游乐区、健身区等设施,适合家庭游玩。建议穿着舒适的鞋子,因为园区较大,需要步行游览。
长春292路公交车不仅是一条普通的公交线路,更是一条串联起城市记忆的纽带。而水文化生态园,则是这条线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承载着长春的工业记忆,也见证着这座城市的不断发展。无论是对历史感兴趣的游客,还是喜欢自然风光的游客,这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