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布:寒假儿童健康生活指南
教育部发布:寒假儿童健康生活指南
随着寒假的到来,教育部发布了最新的《2023年寒假中小学生和幼儿健康生活提示要诀》,旨在引导孩子们度过一个健康、愉快又充实的假期。这份指南涵盖了合理安排作息、加强健康管理、培养兴趣爱好、保持均衡营养、注意用眼卫生以及增强防护技能等多个方面。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充足的睡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建议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小时,高中生不少于8小时。家长应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计划,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
均衡营养,健康饮食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合理的饮食结构对他们的健康至关重要。建议减少高能量、高脂肪、高盐、高糖和高含糖零食饮料的摄入,增加绿叶蔬菜、含糖少的水果、全谷面的摄入。儿童每日应摄入多种食物,每周至少进食25种食物。三餐食物占一日总能量的供能比例应分别为早餐30%、午餐40%、晚餐30%。晚餐后不再加餐或吃零食。
加强体育锻炼
每天至少保证2小时的户外活动,户外阳光下的活动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控制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使用不宜超过15分钟,每日累计不超过1小时。改善用眼环境,提供良好的居家视觉环境,确保室内光线适宜,使用护眼台灯,避免在过暗或过亮的环境下阅读或写作。
关注心理健康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充足睡眠和适度运动。饮食方面要确保孩子们的蔬菜和水果摄入充足。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释放压力,提升心情。学校实施倾听一刻钟、运动一小时“两个一”行动,即促进学生每天与同学、家人有效沟通交流15分钟;引导学生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体育运动。
预防常见疾病
寒假期间,孩子们的健康面临一些特殊挑战。首先,流感和呼吸道疾病高发,家长应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场所,外出时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其次,长时间的假期可能导致孩子们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增加近视的风险。家长应严格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鼓励他们多参与户外活动。此外,春节期间美食丰富,孩子若摄入过多甜食,不仅增加肥胖风险,还会导致维生素B1缺乏,进而影响视力。更值得注意的是,寒假比暑假更容易引发近视,因为冬季小朋友的眼轴发育较快,远视储备消耗更多,近视发展更快。同时,冬季户外活动减少,孩子长时间处于近距离用眼状态,睫状肌超负荷调节,得不到放松,容易引起视疲劳和视力下降。寒冷干燥的环境还可能导致干眼症,出现视物模糊等症状。
安全防护不可忽视
寒假期间,孩子们有更多机会接触各种潜在的危险。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包括交通安全、防火防电、防溺水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时,一定要有成人陪同,选择宽敞、安全的场地,并保持安全距离。如果孩子不慎炸伤眼睛,家长要保持冷静,第一时间用一块洁净的纱布或手帕轻轻覆盖创面,不要对眼球加压或揉眼睛,并尽快送往正规医院就诊。注意:切勿用水冲洗受伤的眼睛,因为水可能使鞭炮中的化学物质产生反应,造成酸碱烧伤。
家长的角色至关重要
家长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责任人。家长应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健康生活榜样。同时,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健康问题。此外,家长还应重视与孩子的沟通,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儿童的健康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的责任。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安全、快乐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寒假期间既能享受欢乐,又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新学期的到来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