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发布新方案:航空气象助力雨天飞行安全
民航局发布新方案:航空气象助力雨天飞行安全
近日,民航局印发《2024年雷雨季节民航运行保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行业层面进一步加强雷雨季节民航运行保障工作的统筹管理。该方案不仅明确了具体的工作原则和目标,更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为提升雷雨季节民航运行效率和安全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创新机制:构建三级协同运行体系
《方案》提出的工作原则是“坚持安全第一、强化调度指挥、加强动态应对、维护运行秩序”。为实现这一目标,民航局建立了全国—区域—机场三级协同运行机制。这一机制的核心在于通过多级联动,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优化配置。
在国家级层面,民航局运行监控中心负责统筹调度,确保各项指令和信息能够及时传达;在区域层面,各地区管理局和空管局负责协调区域内航班运行,根据天气变化灵活调整飞行计划;在机场层面,各机场运行指挥中心则负责具体执行,确保每一架航班的安全起降。
科技赋能:航空气象服务的内蒙古模式
在航空气象服务方面,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与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的合作堪称典范。双方共同打造了“一模式、一机制、两平台、一系统”的“1121”通航气象服务体系。
- 一模式:建立“嵌入式融合、一体化发展、全链条服务”工作模式
- 一机制:形成“省级集约、三级服务”保障机制
- 两平台:打造通航气象集中预报中心和通航气象联合实验室
- 一系统:合作研发“北疆航象”气象服务系统
这一创新模式不仅解决了通航机场气象服务领域观测和预报人员分散、资源不集中等问题,更为全国航空气象服务提供了可借鉴的“内蒙古方案”。
成效显著:航班正常率提升至77.12%
自《方案》实施以来,民航运行效率显著提升。据统计,2024年6月1日至8月20日期间:
- 全国航班正常率达到77.12%,超过方案设定的70%目标
- 平均延误时间同比减少1.57分钟
- 民航保障各类飞行145.68万班,日均17985班,同比增长7.31%
- 8月前20天日均达到18965班,多次刷新单日保障峰值
这些数据充分证明,《方案》的实施有效提升了民航运行效率,为旅客出行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障。
未来展望:持续提升民航运行品质
面对雷雨季节的复杂天气条件,民航局将继续贯彻《方案》相关措施,从行业层面抓好运行统筹调度。下一步工作重点包括:
- 进一步优化航班时刻安排,减少高峰时段航班集中度
- 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提升天气预报精准度
- 完善航班延误应急处置机制,提高服务保障水平
- 推动科技创新,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升运行效率
通过持续努力,民航局将不断提升运行品质,全力保障旅客安心、顺心出行。
民航局此次发布的《2024年雷雨季节民航运行保障总体方案》不仅体现了对民航安全的高度重视,更通过创新机制和科技赋能,为提升雷雨季节民航运行效率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方案的深入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民航运行将更加安全、高效,旅客出行体验也将得到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