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推荐:益生菌摄入量与肠道健康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推荐:益生菌摄入量与肠道健康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发布的《益生菌的科学共识(2020年版)》指出,益生菌的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和菌株特异性。科学研究表明,益生菌在达到一定数量时才能发挥肠道健康方向的支持作用。一般来说,益生菌的推荐摄入量集中在10^7至10^11 CFU/天(菌落形成单位)。
这一推荐摄入量范围是基于大量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过低的摄入量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健康效果,而过高的摄入量则可能引起肠道不适。例如,有研究显示,摄入过多的益生菌可能导致肠蠕动过快,甚至引发腹泻。因此,遵循推荐摄入量对于确保益生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益生菌的食物来源
通过日常饮食摄入益生菌是一种常见且便捷的方式。以下是一些富含益生菌的食品:
酸奶:选择低温保存、新鲜且含活菌的产品。酸奶中的益生菌含量通常在10^7至10^9 CFU/毫升之间。
发酵食品:如泡菜、豆腐乳、酸菜等,这些食品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益生菌。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发酵食品可能含有较高的盐分,应适量食用。
纳豆:一种日本传统食品,由黄豆发酵制成,富含益生菌和多种营养成分。
益生菌补充剂的使用指南
对于无法通过日常饮食获得足够益生菌的人群,可以选择益生菌补充剂。在使用补充剂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合适的菌株:不同的菌株具有不同的功能。例如,嗜酸乳杆菌HN07适合用于肠道健康和免疫健康,而嗜酸乳杆菌ATCC 4356则主要用于清除自由基和血管健康。
关注产品品质:选择信誉良好的品牌,并注意产品的储存条件和有效期。
遵循推荐剂量:一般建议每日摄入10亿至1000亿个益生菌菌落形成单位(CFU)。具体剂量应根据产品说明或医生建议进行调整。
服用时间:早晨空腹或餐后半小时内服用较佳,可减少胃酸对益生菌的影响。
持续服用:益生菌需要时间来建立和维护肠道微生态平衡,建议至少连续服用2-3个月。
注意事项
个体差异:根据年龄、健康状况调整剂量,必要时咨询医生。
避免滥用:过量摄入可能引起肠道不适或其他不良反应。
饮食配合:保持均衡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助于益生菌的生长和繁殖。
特殊人群:婴幼儿、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益生菌。
益生菌对肠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但其效果并非立竿见影。建立健康的肠道菌群需要持续的努力和正确的使用方法。通过科学合理的摄入,益生菌能够为我们的肠道健康和整体健康带来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