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江阴行走记:长江锁钥、人文渊薮与忠义之邦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江阴行走记:长江锁钥、人文渊薮与忠义之邦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81420814_260616

2023年12月23日,冬至次日,上海遭遇"断崖式降温"。复旦历史学系的十几名同学在戴海斌教授带领下,溯江而上,在东方巨港、长江锁钥——江阴经历了一段有趣的旅程。

择定江阴作为本次考察之目的地,机缘在于开通不久的沪宁沿江高铁。沪宁沿江高铁原名"南沿江高铁",于2018年10月启动建设,2023年9月28日正式开通运营,西起南京枢纽南京南站,经句容、金坛、武进、江阴、张家港、常熟、太仓,在太仓接入沪苏通地铁,进入上海枢纽。该线路是对沪、宁间高铁布局的关键补充,为继沪宁城际、京沪高铁沪宁段后,沪宁间第三条高铁,使以往属于"高铁盲区"的数个苏南县级市迈入"高铁时代",串联起一条高铁"黄金通道"。随着沪宁沿江高铁的开通,江阴得以向西50分钟直抵南京,向东1小时左右抵达上海虹桥,联动沪宁两城。

乘此便利,一行人乘坐高铁前往江阴,开始了两天的游学考察。所经路线及考察地点具体列下:

12月23日:上海——江阴站(站前徐霞客雕像)——曹颖甫故居——江苏学政文化旅游区、中山公园——国民党江阴要塞司令部旧址——适园——南菁书院旧址——江阴文庙——刘氏兄弟故居——兴国园

12月24日:江阴市革命烈士纪念馆、渡江战役纪念馆——江阴要塞森林公园、黄山炮台、江阴大桥——鹅鼻嘴公园——江阴市博物馆。

考察过程中,史事、人物与风景,映入耳目,联翩不绝,给大家带来了巨大的信息量与强烈的冲击感。此篇纪行,尝试将沿途所见、所闻与所思,略加整理,存以备忘。

"江尾海头"与千年要塞:长江对江阴的塑造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论及乡谊,毗陵(常州)是江阴重要的文化认同。这种认同感也体现在饮食方面:在江阴品尝小笼包与开洋馄饨时,拍摄了几张美食图片发布至朋友圈,其中一张照片是商家的招牌:"真正无锡味·小笼馒头十大名店、三鲜馄饨十大名店"。有同学在评论区留言:"江阴是江阴的,不是无锡的。"最初看到这条评论,还不解其意,了解江阴的政区沿革后,方明其含义。

江阴,简称"澄",旧称"暨阳"、"澄江"。春秋战国时期为延陵季子和春申君黄歇封地,故有"延陵旧封"、"春申故地"之称。秦汉时期此地尚分属会稽郡与吴郡,其建置始于晋太康二年(281年)设暨阳县,南朝梁绍泰元年(555年)废县置郡,因地处"大江之阴"(山之北水之南为阴),遂称江阴郡,后称江阴国。隋灭陈,废江阴国入苏州。隋唐两代置江阴县,属江南东道。此后江阴建置数经变化,置废分合无常。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改江阴路为江阴州,属常州路。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攻占吴王张士诚辖区江阴,降江阴州为江阴县,恢复江阴县建置,属常州府。从宽泛意义而言,江阴自此成为常州府辖地,直至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存县,江阴县隶属江苏都督府,情况方有所不同。而江阴成为无锡下属县/市,则是1983年的事情。

1895年《江苏全省舆图》"江阴县"

"真正无锡味"

长江汤汤,自西而东,六千余公里,浩荡奔流。"江尾海头"处,江阴因居于"大江之阴"得名。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万里长江泽被不计其数的沿江城市,独独江阴以代表长江之南而得名,可见其独特性。长江奔流至此,因受到黄山基岩的限制,河道骤然收窄,宽度仅为1100余米,而后又似喇叭敞开,至南通段迅速扩张至18公里。由是,江阴凭借绝胜的地理形势,当仁不让地成了"长江咽喉"。

从区位而言,江阴与西边的常州市、南边的无锡市区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同时,以长江为界,江阴与泰州靖江成为一座跨江双子城,江阴的黄山与靖江的沙洲孤山,则是此处的咽喉要塞。清人言君山与圌山为长江两要隘、江阴鹅鼻嘴为天险。魏源《海国图志·筹海篇》载:"扬子江口外有君山、圌山两重门户,江阴鹅鼻嘴,即君山之麓也,斗入江中,与对江之刘文沙相距四五里";"福山口内,惟君山(鹅鼻嘴)、圌山二处,可设炮以守长江"。

百度地图"江阴市"

江阴黄山插入江心,与长江对岸最狭处仅1.5公里,沿江深水岸线长达35公里,是由海入江之咽喉、南北交通之要道。自古即是军事重镇,为兵家必争之地,成为自吴淞口溯江而上的第二江防要地。如南宋时期岳飞、韩世忠于此驻军屯兵;抗日战争时期,展开了围绕江阴要塞反复争夺的江阴保卫战。解放战争时期,江阴也成为渡江战役的一个关键点位。

江阴渡江战役纪念馆

大小不一的炮台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炮台群,自西向东分布于江阴黄山山脉的山头。黄山炮台旧址现存两处明清三合土炮台遗址、清末两江总督张之洞督建的三座混凝土炮台与民国时期十二座钢筋混凝土炮台,另外有三座弹药库、一座观察所、三座机枪掩体。黄山炮台因其规模之大、保存之完好、构筑年代之早及沿用时代之长,是目前全国现存炮台遗址少见之例。

黄山炮台旧址

曾经,作为长江入海口的江阴,被人们视为万里长江之终点与东海的起点,故称江阴为"江尾海头"。约在晋朝,长江裹挟的泥沙逐渐将入海口东移,沙洲沉积,逐渐露出水面。由是,今日我们所熟知的江南水乡的故事徐徐展开。

在江阴鹅鼻嘴公园(因其山形如同伸头入江饮水之鹅而得名)立有一石碑,上刻"江尾海头"四字。且此处江岸山崖极其陡峭,沿石梯下到底部江边,复向上看山体坡度,则可明了为何清人视其为天险。溯江而行,彼岸靖江清晰可见。

不远处的江阴长江大桥飞跨南北,气势雄伟

游览江阴鹅鼻嘴公园

"江尾海头"石碑

江阴长江大桥

与无锡市区依太湖而建不同,江阴是一座沿江城市。密布在江阴987平方公里土地上的550条河流,如经络一般,连接起太湖北岸的无锡市区与长江之南的江阴,将长江往来商贸的繁华源源不断传递给江南这片土地。江阴港是长江航线上少见的天然良港。2022年江阴港超越南通、南京与镇江三港,凭借3.5亿吨的货运吞吐量,成为仅次于苏州与泰州的长江第三港口。一如王安石所言,"黄田港北水如天,万里风樯看贾船。"江阴联运江海,成为了长江与太湖之间当仁不让的经济纽带。

江阴港

"海外珠犀常入市,人间鱼蟹不论钱。"(王安石《予求守江阴未得酬昌叔忆阴见及之作》)长江不仅带给江阴作为河海港口、地区贸易中心的繁荣富裕,还将活色生香的江鲜带给这片土地。位于"江尾海头"的江阴,"鱼虾接海随时足"(王令《忆江阴呈介甫》),出产最为鲜美的"长江三鲜"(刀鱼、河豚、鲥鱼)。

此行幸运得尝江、河、湖馈赠给江阴的美味。无论是柔糯回甜、油润肥嫩的河鳗还是鲜香诱人、丰盈鲜甜的小笼包,江南的物产丰饶似乎都汇聚在餐桌上与唇齿间。

江阴文脉寻访记:学政衙署、南菁书院与江阴文庙

史称"三吴襟带之邦,百越舟车之会"的江阴,文脉绵延悠长,素有"衣冠文物之邦,东南人文之薮"的美誉,其境内文物古迹众多。一行人首先参观了江苏学政衙署遗址。

作为"文章司命、风教总持"之地,江苏学政衙署遗址为明清时期江苏最高教育行政官员江苏学政驻节江阴的官署遗址。与大多数设在省城的学政衙门不同,江苏学政衙门设于江阴。自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南直隶督学察院分设苏松学政移驻江阴,雍正三年(1725年)江苏学政专驻江阴,其三年一任,负责选拔录取江宁、淮安、扬州、徐州、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八府与通州、海州、太仓三州之才。直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科举制度废除,改学政为提学使,江苏提学使方改驻苏州。292年里共计124任113位学政视学于此。江苏学政衙门设于江阴的原因主要与其地理位置有关,江阴处于苏南各府、州的中心地带,又是连接苏北腹地的枢纽,便于学政出巡,正如张文虎《南菁书院记》所称"江阴踞江苏各州府县适中之地,督学使者驻节于此"。

自初建督学察院起,已有相当规模的学院建置,崇祯《江阴县志》称其"宏敞壮丽,为江南官署之冠"。在科举制度废除后,学政衙署被改为它用,建筑渐废,仅存5间仪门,另有《重修江阴县督学察院记》等3通碑记、乾隆手书御碑一通、原墨华榭碑廊嵌砌的学政唱和诗碑刻27通与考棚青石质几十余副。

如今江苏学政文化旅游区由江苏学政衙署遗址改建而来,衙署后花园(原名"万春园"、又曾名"清机园""季园""寄园")改名"中山公园"并入其中。

中山公园"孙中山先生纪念塔",1912年孙中山莅澄(即江阴)考察演讲词:"叫全国的文明从江阴发起"

在此处见到了两方碑记。其一为署"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冬月"的《增修江阴考棚记》,落款二人为"提学使者寿阳祁寯藻撰"、"摄知县事新城陈延恩书",祁寯藻于两三年后即以军机大臣身份入直,陈延恩之兄陈孚恩此时已为军机处领班章京,其后也成为军机大臣。

《增修江阴考棚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