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和EC皮肤试验:原理、应用与局限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和EC皮肤试验:原理、应用与局限性

引用
丁香园
1.
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50388078

结核病(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为了检测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医学上常采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和EC皮肤试验。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试验的原理、应用及其局限性。

结核分枝杆菌具有多种蛋白质,包括结核菌素、分枝菌生长素、抗原85复合物、ESAT-6/CFP-10、19kD蛋白等。其中,ESAT-6和CFP-10是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RD1区编码的两种重要蛋白质,它们在卡介苗菌株中缺失,因此可以用来区分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卡介苗接种。

皮肤试验类型

皮肤试验主要包括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和重组结核分枝杆菌融合蛋白(EC)。

1. 重组结核分枝杆菌融合蛋白(EC)

EC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表达MTB特异的ESAT-6和CFP-10两种蛋白的融合蛋白。这两种蛋白在卡介苗菌株中缺失,因此可以诱导特异的迟发型变态反应(DTH),用于鉴别MTB的感染状态。EC适用于6月龄及以上的婴儿和儿童。

2.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

PPD成分较为复杂,除含有蛋白衍生物外,还包括MTB代谢产物、菌体多糖、核酸、脂类物质以及制造培养基中的一些成分。因此,PPD常造成非特异性反应。常用的PPD有两种:一种是结核分枝杆菌制成的PPD-C,另一种是卡介苗制成的BCG-PPD。通过Mantoux法进行试验,48~72小时后观察局部皮肤的红肿、硬结情况,硬结大于5mm为阳性,≥15mm为强阳性。阳性反应表明已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但不一定有结核病,接种卡介苗者也可能呈阳性。

3. 旧结核菌素(OT)

OT主要成分是结核蛋白,也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其他代谢产物和培养基成分。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防痨和肺病联合会推荐使用PPD和PPD-RT23,以便于国际间结核感染率的比较。

应用与局限性

结核菌素试验广泛应用于检出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而非检出结核病。对于儿童、青少年的结核病诊断具有参考意义。但是,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不能区分是结核分枝杆菌的自然感染还是卡介苗接种的免疫反应。此外,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需要4~8周才能建立充分的变态反应,在此之前,结核菌素试验可呈阴性。营养不良、HIV感染、麻疹、水痘、癌症、严重的细菌感染包括重症结核病如粟粒型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等,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则多为阴性或弱阳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