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孙殿英东陵盗宝案:民国最大盗墓事件揭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孙殿英东陵盗宝案:民国最大盗墓事件揭秘

引用
搜狐
7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67039148_120934441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716A054C700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CI0K56U05566S39.html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27A09B6J00
5.
https://www.sohu.com/a/810702800_121165479
6.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VE2E8DE05566XNP.html
7.
https://www.yantian.gov.cn/ytdayszxxw/lsjt/content/post_11736507.html

1928年7月,河北遵化清东陵发生了一起震惊中外的盗墓事件。军阀孙殿英率部炸开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陵墓,洗劫了价值连城的陪葬珍宝,这一事件不仅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盗墓案件之一。

01

盗墓动机:军饷危机与贪婪之心

孙殿英原是奉系军阀张宗昌手下的一名小军阀。1928年,蒋介石联合阎锡山、冯玉祥北伐,孙殿英所部被击溃后投降蒋介石,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第二十军军长。然而,国民政府迟迟未拨付军饷,孙殿英为维持部队开支,竟萌生了盗挖清东陵的念头。

当时,清东陵已处于无人看护的状态。清朝灭亡后,护陵军队和大臣因财政困难已名存实亡,这为孙殿英的盗墓行动提供了可乘之机。

02

盗墓过程:野蛮爆破与疯狂抢掠

孙殿英最初计划盗挖康熙的清景陵,但发现地宫渗水严重,遂转而目标乾隆的清裕陵。由于乾隆地宫入口极为隐秘,孙殿英的部队遍地开挖,最终在哑巴院的琉璃影壁下发现入口。

面对地宫的“金刚门”,孙殿英的部队采用了最简单粗暴的方式——用炸药将其炸开。据记载,清裕陵内共葬有乾隆皇帝、孝贤纯皇后等六人。孙殿英的部队在地宫中疯狂抢掠,持续七天七夜,将陪葬品洗劫一空,甚至连乾隆等人的尸体也被随意丢弃。

在慈禧的菩陀峪定东陵,情况更为恶劣。慈禧的尸体被盗墓士兵扒光衣物,仅剩内裤和袜子。据前清遗臣记载,当时地宫中“琳琅满目,翡翠西瓜、玉佛、珍珠、宝石等等”,全部被洗劫一空。

03

事件曝光:舆论哗然与不了了之

孙殿英盗墓后急于销赃,派部下谭温江前往北京。然而,在销赃过程中,一名士兵张岐厚私自携带珍宝逃跑,最终被抓捕并交代了孙殿英盗墓的事实。此事一经曝光,全国舆论哗然,溥仪等前清皇室成员更是强烈抗议。

面对各方压力,孙殿英试图以民族仇恨为借口辩解,称:“满清杀了我祖宗三代,不得不报仇革命。”然而,这一说辞并未得到认可,最终在各方势力的博弈下,此案不了了之。

04

历史反思:文物损失与文化浩劫

孙殿英的盗墓行动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文物损失。据记载,仅运输盗得的珍宝就用了三十多辆骡马车。许多珍贵的古董字画,如乾隆收藏的唐伯虎《寒秋图》等,被当作“糊在面上的小人画”随意丢弃。

这一事件不仅反映了军阀混战时期社会的动荡与道德沦丧,更凸显了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它提醒我们,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05

善恶有报:孙殿英与子孙天义的对比

孙殿英的结局颇为悲惨。他后来投靠日本人成为汉奸,抗战胜利后又投靠蒋介石,最终在1947年被解放军俘虏,病死在战犯管理所。

相比之下,他的儿子孙天义选择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孙天义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成为西安外国语学院教授和院长,在文物保护方面做出突出贡献,成为黄帝陵基金会会长。这种对比,或许正是历史对善恶的最好诠释。

孙殿英东陵盗宝案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令人痛心的插曲。它不仅揭示了军阀混战时期的黑暗,更警示后人要珍惜和保护文化遗产,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