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韶关古村落探秘:黄玉美的田野笔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韶关古村落探秘:黄玉美的田野笔记

引用
澎湃
9
来源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752529?commTag=true
2.
https://m.sohu.com/a/828637556_122066679/?pvid=000115_3w_a
3.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0501079045995745
4.
https://news.southcn.com/node_54a44f01a2/6f18ee9ab3.shtml
5.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1%A9%E6%9D%91/16508678
6.
http://lyj.gd.gov.cn/lmgd/gdxd/content/post_4505901.html
7.
https://www.gdjct.gd.gov.cn/lzwh/ljsj/content/post_198792.html
8.
https://static.nfnews.com/content/202407/30/c9169685.html?enterColumnId=5347
9.
https://lvyou.zbssb.com/landscape/OTU0MTQ=.html

“我走了19年,跑了150多个古村,记录了280多个古祠堂、400多座围屋……”韶关市地理教师黄玉美用他的田野笔记,为我们揭开了韶关古村落的神秘面纱。这些散落在粤北大地上的古村落,不仅是岭南民俗风情的“活化石”,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记忆。

01

古村落里的文化密码

韶关古村落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宋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仁化县恩村。这个始建于宋朝元丰七年的古村落,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村中保存完好的古祠堂、牌坊、民居、古桥等传统建筑,见证了恩村的沧桑岁月。据史志记载,恩村蒙氏第三世祖蒙天民,25岁登己未特奏科对策进士第一十二名。他在任仁化县令期间,为官清正廉明,后因母亲去世辞官回乡守孝时,随身之物唯有一挑自己的史籍藏书和笔砚而已。当时翰林院国史编修谢枋得称赞他“不负天子,不负苍生,事业参赞天地;无愧衾影,无愧屋漏,德行可格神明见哉”。

恩村的廉洁文化传统,成为当地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近年来,恩村依托其独特的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成功申报国家3A级景区。同时,恩村还成立了村级农业有限公司,大力发展西蓝花种植产业,带动村民就业增收,走出了一条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相融合的发展之路。

在南雄市油山镇,上朔古村落以其独特的红色文化吸引着游客的目光。这个有着“百家姓、千家村”之称的古村落,不仅是南雄农民暴动、游击武装斗争的革命根据地,更是南雄红色革命的摇篮。村中的彭家大院、红军题壁歌谣等遗址,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

02

保护困境与文化传承

然而,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村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保护困境。据黄玉美介绍,许多古村落由于年久失修,建筑破损严重;一些古建筑甚至被随意拆毁,历史文化价值遭到破坏。此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年轻一代纷纷外出务工,古村落的人口流失问题日益严重,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断层风险。

面对这些挑战,韶关市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例如,恩村通过建立村史馆、修复古建筑等方式,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上朔村则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同时,韶关市还积极推进“百千万工程”,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助力古村落保护和乡村振兴。

03

未来展望: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融合

韶关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不仅关乎历史文化传承,更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未来,韶关市应继续加大古村落保护力度,建立健全保护机制,推动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的良性互动。同时,还应注重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让年轻一代了解和热爱家乡文化,为古村落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韶关古村落是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价值。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