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最关键的5年,做好这一步至关重要!
乳腺癌术后最关键的5年,做好这一步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显著提升。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的最新数据,中国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达到83%至83.2%,在某些地区甚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这一积极变化不仅体现在生存率的提高上,还体现在对患者随访随诊时间的延长。长期的随访随诊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患者及时发现疾病的复发或转移,以及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和其他伴随疾病,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过程。
乳腺癌术后多久复查?
在乳腺癌治疗后的随访过程中,定期的检查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术后的随访频率通常如下安排:
- 在手术后的前两年内,每三个月需要进行一次检查;
- 在术后第三年到第五年之间,检查的频率可以降低到每六个月一次;
- 一旦术后时间超过五年,患者可以按照每年一次的频率进行复查。
这样的随访安排有助于医生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复发或并发症,确保患者的健康状况得到有效监控。
在整个治疗和服药期间,患者需要保持高度警觉,留意身体上的任何变化。如果出现了如颈部淋巴结肿大、腋窝淋巴结再次肿大、手术区域周围有硬块形成,或是任何不明原因的骨痛、头痛、胸痛、咳血等症状,这些都是需要立即通知医生的紧急信号。在这些情况下,患者不应等待下一次预定复查,而是应立即就医,以便及时诊断和处理可能的问题。通过这种积极的监测和及时的医疗干预,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康复进程。
乳腺癌术后复查什么项目?
彩超检查在乳腺癌术后的复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包括对双侧乳腺、腋窝、内乳淋巴结、甲状腺和颈部淋巴结、双侧锁骨上淋巴结、腹部以及妇科的超声波检查。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心脏彩超并非所有乳腺癌患者都需要进行,它主要针对那些接受过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等可能对心脏产生毒性反应的患者。特别是那些左乳接受过放疗的患者,她们患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较右侧乳腺癌患者高出两倍。
在血液检查方面,术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常规、血液生化、肝功能、肾功能以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如CA125、CA153)的检测。需要警惕的是,乳腺癌患者若出现贫血,可能是由于肿瘤细胞侵犯骨髓或营养不良所致。对于接受内分泌治疗的患者,还应当密切关注血脂水平的变化,因为某些内分泌药物(如他莫昔芬、来曲唑、戈舍瑞林、氟维司群、依西美坦等)可能会对血脂产生影响。此外,肿瘤标志物的轻微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复发,只有当连续检测中持续观察到肿瘤标志物的升高时,才具有临床意义。
1)例如:以肿瘤标志物为例,主要有这几种:CEA,即癌胚抗原,保持在以3 ug/L下为正常范围;CA15-3,即糖类抗原15-3,保持在20 u/ml以下为正常范围;CA125,即糖基抗原125,保持在30u/ml以下为正常范围,若超过正常值上限则为阳性。
在乳腺癌治疗后的监测过程中,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共同构成了复查的两大支柱。对于部分患者,如那些已经接受双乳切除的患者,胸部CT扫描可能不是必需的。相反,乳腺钼靶检查,也称为乳房X光检查,对于发现手检无法触及的乳腺肿块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乳房较大或脂肪型乳房的女性,其诊断准确性极高,可达95%。此外,骨密度检查对于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AI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以及那些经历骨关节不适的患者,是一个重要的检测项目。
个性化的复查计划对于每位乳腺癌术后患者都是必要的。
- 一般来说,患者在术后的前三年内,每三个月至半年应进行一次血常规、血液生化、乳腺肿瘤标志物系列的检测,以及包括双侧乳腺、腋窝、内乳淋巴结、甲状腺和颈部淋巴结、双侧锁骨上淋巴结、腹部和妇科的彩超检查。
- 每年,患者还应进行一次更为全面的检查,包括上述项目以及胸部低剂量CT平扫、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针对腰椎和髋部)和乳腺钼靶检查。
这样的复查计划有助于医生及时发现可能的复发或并发症,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治疗调整。通过这种综合性的监测策略,患者的康复和长期健康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乳腺癌检查中的辐射情况
1)超声波检查(彩超):这是一种无辐射的检查方法,通过声波来获取人体内部的图像。
2)磁共振成像(MRI):MRI使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生成图像,不涉及任何辐射。
3)计算机断层扫描(CT):CT检查可能包括平扫和增强扫描,后者相比前者有更高的辐射量。
4)骨扫描:骨扫描的辐射量大约为4 mSv,低于一次胸部或腹部CT扫描的辐射量。
5)辐射物质:在检查后的3-6小时内会随尿液排出超过一半,并在24小时内完全代谢掉。研究还表明,检查后迅速排尿可以进一步降低辐射剂量。
6)骨密度检测:骨密度检测的辐射值非常低,仅为一次胸部X光片的十分之一,而一次胸部X光片的剂量大约为0.1 mSv,相当于自然界中10天的辐射量。
7)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CT(PET/CT):PET/CT检查的辐射量相对较高,通常不作为乳腺癌患者常规复查的首选。但在其他检查无法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它仍然是最佳选择。如果进行了PET/CT检查,通常可以省去其他CT检查。
8)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的建议,人体单个组织或器官每年接受的辐射量应控制在50 mSv以下。医生在选择检查时会综合考虑风险和健康效益,确保选择对健康影响最小、风险最低的方案。因此,只要遵循医嘱,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检查,患者无需过分担忧辐射的影响。
NCCN指南推荐的乳腺癌术后随诊要点
在乳腺癌的随访过程中,患者应定期就医进行问诊和体格检查。对于不同分期的乳腺癌患者,随访频率有所不同:1期患者建议每年1次,而III期患者可能需要每年3-4次。体格检查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通过视触叩听的方式发现异常,从而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检查。
对于有家族癌症史的患者,基因筛查是必要的,以判断乳腺癌是否与遗传有关。如果存在遗传倾向,应考虑进行胚系基因检测。术后,患者应接受评估,以监测患侧手臂的淋巴水肿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教育和检测。
乳腺钼靶检查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以评估是否存在第二次乳腺癌或局部复发。对于某些患者,如果钼靶检查引起不适,可能会采用乳腺B超作为替代。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早期发现局部复发,以便可能通过二次手术或放疗进行治疗。
对于特定患者群体,如接受左乳腺癌术后照射、阿霉素、HER-2靶向治疗的患者,应按照NCCN癌症幸存者指南进行超声心动图复查。口服他莫昔芬的患者应每年进行一次盆腔B超检查。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的患者应在使用前和使用期间进行骨密度监测,以预防骨质疏松。
此外,建议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饮食、限制饮酒和维持BMI在20-25之间,以获得最佳的生存期。同时,应对治疗可能引起的长期毒性进行监测,以确保患者的整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