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升白针:癌症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克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升白针:癌症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克星

引用
MedSci-临床研究与学术平台
10
来源
1.
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154185290e7c
2.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4A06ERQ00
3.
https://wsjkw.sh.gov.cn/zl/20240809/e276e0110dd042ee96183c4a069d8189.html
4.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80786
5.
https://www.fwhzxxgbyy.com/article/4045.html
6.
https://www.doctornowhome.com/%E5%8D%87%E7%99%BD%E9%87%9D%E7%9A%84%E6%AD%A3%E7%A2%BA%E4%BD%BF%E7%94%A8%E6%96%B9%E6%B3%95/
7.
https://www.phirda.com/about_18141.html
8.
https://www.yydbzz.com/EN/10.3870/j.issn.1004-0781.2024.09.023
9.
https://bydrug.pharmcube.com/news/detail/08398e2ff46d85d3869b2bd51d55a2b0
10.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89538

在癌症治疗过程中,化疗是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但其带来的副作用也令人担忧。其中,白细胞减少是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这会显著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影响治疗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升白针应运而生。它是一种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制剂,能够有效提升白细胞数量,降低感染风险,保障化疗的顺利进行。

01

升白针的作用机制与临床价值

升白针的主要活性成分是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这是一种通过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蛋白质分子。它能够选择性作用于粒系造血祖细胞,促进其增殖、分化,并增加成熟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吞噬病原菌,维持机体免疫功能。因此,升白针能够有效缓解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降低感染风险,确保化疗的按时进行和足量完成。

02

长效与短效升白针的区别

根据药物半衰期的长短,升白针可分为长效和短效两种类型:

  1. 长效升白针(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

    • 特点:通过聚乙二醇化技术延长了药物的半衰期,使得患者可以仅通过单次注射就能维持较长时间的药物浓度,从而简化了治疗流程,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 适用症:主要用于治疗癌症化疗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以及促进骨髓移植后的中性粒细胞恢复等。
    • 注意事项
      • 针对即将接受高强度化疗方案的患者,若预判存在显著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风险,应考虑使用长效升白针进行预防。
      • 在首次化疗后,若患者出现严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并伴有发热等症状,那么在第二次化疗后,可预防性使用长效升白针,以降低感染风险。
      • 整个化疗方案结束后的48小时使用,以确保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 对于对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以及对大肠杆菌表达的其他制剂存在过敏史的患者,应禁止使用长效升白针,以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
      • 存在严重肝、肾、心、肺功能障碍的患者同样禁用长效升白针。
  2. 短效升白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

    • 特点:药物半衰期较短,需要多次注射以维持有效的药物浓度。
    • 适用症:用于多种原因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包括癌症化疗、骨髓发育不良、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 注意事项
      • 骨髓抑制1~2级的患者,在经历高强度化疗后,仍可继续接受短效升白针治疗。
      • 骨髓抑制达到3级(白细胞1.0~2.0×109,中性粒细胞0.5~1.0×109)或4级(白细胞0~1.0×109,中性粒细胞0~0.5×109)的患者,应使用短效升白针。
      • 化疗结束后24~48小时使用。
      • 对粒细胞刺激因子或大肠埃希菌表达的其他制剂过敏的患者禁用短效升白针。
      • 存在严重肝、心、肾、肺功能障碍的患者禁用,以免加重病情。
03

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升白针的使用可分为预防性和治疗性两种:

  1. 预防性使用

    • 目的:通过提前使用G-CSF来预防或减轻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从而降低感染、发热等并发症的风险。
    • 使用建议:根据国内指南的推荐,G-CSF可用于粒细胞减少性发热(febrile neutropenia,FN)(指严重的中性粒细胞降低合并发热)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具体使用剂量和时机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化疗方案来确定。
  2. 治疗性使用

    • 目的:对于已经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患者,通过G-CSF的治疗来促进中性粒细胞的恢复和增殖。
    • 使用建议:对于伴有并发感染风险因素且未预防性使用G-CSF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可考虑治疗性使用G-CSF。但需注意,长效G-CSF仅推荐短效用于治疗,不推荐长效用于治疗。
04

不良反应及处理

尽管“升白针”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但也可能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

  1. 骨痛:发生率较高,但多为轻中度。一线治疗药物为对乙酰氨基酚和非甾体类抗炎药。若疼痛持续或加重,可考虑使用抗组胺药和阿片类镇痛药。必要时,可调整G-CSF的剂量或停药。

  2. 中性粒细胞过高:G-CSF可能引起一过性的中性粒细胞增高,甚至引发类白血病反应。通常无需特殊处理,类白血病反应多于停药后自行消失。但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常规变化,以防出现其他并发症。

  3. 过敏反应:可能涉及皮肤、心血管系统或呼吸系统等多个器官系统。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给予抗过敏治疗,如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等。必要时,需进行紧急救治。

  4. 其他不良反应:如肺毒性等,虽然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生,可能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考虑到肺部并发症的风险,使用最常见化疗方案(ABVD和Stanford V)的经典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不推荐常规联合使用G-CSF。

05

临床研究数据支持

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了升白针在癌症治疗中的显著效果。例如,在乳腺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治疗中,升白针与中药联合使用显示出更好的疗效。一项研究显示,艾愈胶囊联合利可君的总有效率为88.41%,显著高于单独使用利可君的69.57%。此外,益气滋阴方联合升白针的治疗方案也显示出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

06

未来展望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升白针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长效升白针因其使用便捷、患者依从性高等特点,有望成为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同时,通过优化用药方案和监测手段,可以进一步提高升白针的疗效和安全性,为癌症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和预后。

总之,升白针作为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在癌症患者的化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有效提升因化疗导致的白细胞减少问题,帮助患者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通过合理使用升白针,癌症患者能够更好地应对治疗过程中的各种挑战,提高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