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护牙全攻略:远离牙疼,享受美食
春节护牙全攻略:远离牙疼,享受美食
春节前夕,各大医院口腔科的就诊人数明显增多。广东省口腔医院院长章锦才教授提醒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更要关注牙齿健康。他指出,春节期间,人们往往容易忽视口腔卫生,加上饮食不规律、作息不正常等因素,很容易引发各种口腔问题。
春节期间常见的口腔问题有哪些?
牙疼:由于饮食种类繁杂、进食数量增多,食物残渣在口腔中积累,细菌分解食物产生酸性物质,加上作息不规律、牙齿清理不及时,导致原本的蛀牙很有可能在这段时间疼痛。
牙隐裂、牙齿松动:聚会时免不了喝酒,常常因找不到开瓶器,直接用牙齿来开酒瓶或用力啃咬排骨、螃蟹壳、坚果等坚硬的食物,对牙齿伤害极大,容易导致牙齿表面形成裂纹,甚至疼痛,严重者牙齿可发生折裂、折断、松动。
牙折、牙脱位等牙外伤:聚会时常常喝醉,走路摔倒,牙磕掉了;小朋友互相追逐嬉戏打闹,容易发生牙外伤,如果发生上述情况,建议30分钟内看牙医-这就是我们说的“黄金半小时”原则。
牙龈红肿、口腔溃疡:春节假期,亲朋好友相聚,免不了熬夜畅谈、打牌娱乐,导致身体的抵抗力下降,再加上食物口味较重,食用火锅等较辣较烫的食物,容易引起口腔黏膜受损,继而导致牙龈红肿、口腔溃疡。
为什么春节期间容易出现这些问题?
饮食因素:春节期间,糖果、巧克力、瓜子等高糖分、高油脂、高淀粉的食物比较丰富,这些食物容易引起蛀牙。此外,过硬、过冷、过热、辛辣的食物也会刺激牙髓神经,导致牙疼。
生活习惯改变:过年期间,人们常常熬夜、饮食不规律,导致免疫力下降,极易引发口腔溃疡。同时,烟酒过度也会加重口腔问题。
用牙不当:很多人喜欢用牙齿开瓶盖、咬坚果壳,这些行为极易导致牙齿隐裂或折断。
如何预防春节口腔问题?
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过硬、过冷、过热、辛辣的食物。适量摄入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保持营养均衡。减少高糖食品的摄入,吃完甜食后及时清洁牙齿。
保持口腔卫生: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选择软毛牙刷,使用含氟牙膏。定期使用牙线、漱口水等口腔护理用品,保持口腔清洁。
不要用牙开瓶盖:对于过于坚硬的东西,如酒瓶盖、坚果壳、螃蟹腿,请用专业工具开启,防止造成牙齿崩裂、口腔内黏膜损伤等意外伤害。
做好节前口腔检查:年前最好到医院做一次口腔检查,及早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携带便携式洁牙工具:外出游玩时可携带牙线、牙间刷等便携式洁牙工具,方便随时清洁牙齿。
保持规律作息:尽量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多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
控制烟酒摄入:烟酒不仅会刺激口腔黏膜,还会降低免疫力,增加口腔问题的风险。
温馨提示
如果出现牙疼、牙龈红肿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不要拖延。
对于儿童来说,要在家长的监督下食用坚果,切勿用牙齿啃咬外壳。
发生牙外伤时,如果牙齿脱落,应尽快找到脱落的牙齿,手持牙冠部分,避免触碰牙根,将其保存在牛奶或生理盐水中,并立即就医。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预防牙病的关键。每天坚持刷牙、使用牙线,定期检查牙齿,才能真正远离牙疼的困扰。
记住,预防永远胜于治疗。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我们可以尽情享受春节的美食,同时保持牙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