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龙门石窟:洛阳深度游必打卡!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龙门石窟:洛阳深度游必打卡!

引用
携程旅行网
11
来源
1.
https://you.ctrip.com/travels/luoyang198/4122973.html
2.
https://www.sohu.com/a/766758100_121124763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BE%99%E9%97%A8%E7%9F%B3%E7%AA%9F/274
4.
https://www.sohu.com/a/808183140_121124776
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GI5NV3C05568QKN.html
6.
https://event.takungpao.com/2025/0125/19534.html
7.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b04941cd33646e1f3f2407d96c67e9f5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BE%99%E9%97%A8%E7%9F%B3%E7%AA%9F
9.
http://www.rongwp.com/kaogu/kaoF01.html
10.
https://wwj.henan.gov.cn/2024/06-17/3009070.html
11.
https://hk.trip.com/moments/detail/luoyang-198-120740418/

龙门石窟,这座被誉为“古都明珠,艺海瑰宝”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它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公里处的伊水两岸,主要开凿于北魏至北宋的四百余年间,至今仍存有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数量之多位于中国各大石窟之首。

01

千年石窟的历史沧桑

龙门石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魏时期。根据《魏书》记载,龙门石窟开凿于云冈石窟之后。这一时期北魏统一北方,外来的宗教佛教成为思想统治的精神支柱。为了控制中原地区,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将国都平城(今山西大同)迁于洛阳。499年,魏孝文帝去世,北魏宣武帝即位。景明初(500年)魏宣武帝诏令在龙门(故称伊阙)开凿石像[a]。此后在东魏与西魏、北齐与北周、隋、唐、五代、北宋、明都有修复和续作,其中以北魏和唐代的开凿活动规模最大,长达150年之久。

然而,这座艺术宝库也经历了诸多磨难。龙门石窟自建造以来受到的人为的盗凿破坏十分严重。唐武宗时期的灭佛运动、使石窟蒙难。清末和民国初年的游记史料[6]记载了当时石窟造像被盗严重。此外,民国政府为从南京迁都洛阳,修建龙门西山下道路时也炸毁了大量的山麓佛龛。由于战乱管理空虚,1930年代到1940年代龙门石窟造像受到了疯狂的盗凿,许多头像、碑刻、浮雕被日本、美国的文物商人收购[b]。

02

石雕艺术的巅峰之作

龙门石窟中各个时期的窟龛造像交错分布。其中,奉先寺洞窟最为著名,长宽各30余米,其造像不仅规模最大,同时也最具艺术魅力。奉先寺洞窟是在盛唐时期开始开凿的,那时候还是唐高宗执政,而武则天还是皇后。据说皇后武则天为了支持唐高宗建造奉先寺,还曾捐出了两万贯钱,而这些钱是她原本要用来买脂粉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武皇后对建造奉先寺这件事是极为上心的。奉先寺洞窟的开凿,从开始到竣工,前后共花了三年多的时间,称得上是旷日持久了。

奉先寺洞窟里的佛像,大都面形丰肥,双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亲切、温存,极为动人,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的艺术特点。龙门石窟的雕刻造像大都讲求布局,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奉先寺石刻造像,其布局自是更加新颖别致。奉先寺石刻造像的布局,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群像雕凿得栩栩如生,令人疑为天神下凡。其中,主像卢舍那大佛,通高达17.14米,颇得女皇神韵,典雅丰满,含蓄精美,衣纹简洁明快,给人以雍容华贵之美。

03

精心规划的游览路线

为了帮助游客更好地游览这座艺术宝库,景区提供了多条精心设计的游览路线:

  • 经典路线:适合体力较为充沛的游客,从大石门入口出发,途径龙门桥、禹王池、潜溪寺、宾阳三洞、万佛洞、莲花洞、奉先寺、古阳洞、药方洞、伊阙桥、擂鼓台三洞、看经寺、礼佛台,最后到达香山寺和白园。这条路线将带领游客全面了解龙门石窟的历史和文化,游览主要景点,包括奉先寺等艺术精湛的摩崖型群雕。

  • 亲子游路线:适合带着孩子的家庭,从大石门入口出发,途径西山石窟、南门、万佛洞、奉先寺、南门、北门、擂鼓台三洞、看经寺等景点。这条路线较为轻松,适合带着孩子一起游玩,可以在游玩过程中寓教于乐,让孩子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增长知识。

  • 阖家游路线:适合陪同父母游览的游客,从大石门入口出发,途径龙门桥、禹王池、潜溪寺、宾阳三洞、万佛洞、奉先寺等景点。这条路线的特点是相对轻松,适合年长者游玩,可以在游玩过程中慢慢欣赏美景,感受龙门石窟的历史和文化。

  • 书法游路线:适合书法爱好者,从大石门入口出发,途径宾阳三洞、药方洞、古阳洞等景点。这条路线可以让游人在游玩过程中欣赏到精美的石刻书法作品,感受古代书法艺术的魅力。

04

丰富的文化活动

为了丰富游客的游览体验,龙门石窟在不同季节会举办各类文化活动:

  • 国风市集:在牡丹文化节期间,龙门古街将打造夜间消费聚集区,开启“日+夜游”模式,提升古街夜游灯光景观氛围,古街灯光亮化与实景演艺相结合,国风市集穿越古今,带大家感受烟火古街,体验沉浸式互动演艺。

  • 机甲龙王表演:在龙门古街内将引入“机甲龙王”敖宝,亮相登场的“机甲龙王”以传统服饰搭配霸气外形,古朴中透出时代感,科技与时尚混搭,为第41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送上“国潮浪漫”。

  • 沉浸式演艺:在龙门古街精心打造的大型沉浸式演艺【龙门首焉之神都市井】即将上线,沉浸式演艺依托“龙门首焉·白居易”故事脉络,还原神都市井烟火气。其中将设置古街巡游、NPC人物古街迎宾、香山赋诗,戏台内上演牡丹花仙选秀、《霓裳羽衣舞》,同时还将搭配古风民谣、古典乐器演奏、情景短剧《当阳酒肆》等,通过以上多场景的演艺以及杂耍、百彩戏法等再现唐代烟火市井热闹之景,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神都居民”的日常生活。

  • 摄影大赛:龙门石窟将于2024年启动“游花都 赏龙门”摄影大赛,相约各地摄影爱好者,以“寻美、审美、悟美”发现龙门最美瞬间为主线,在一年四季不同的气候条件中寻找龙门之美,发现龙门之美,定格龙门之美。征集内容围绕龙门石窟四季美景,聚焦龙门石窟景区、龙门古街发展新面貌,反映龙门自然环境、文物风貌、生态保护、人文景观及艺术活动等。

05

实用信息

  • 门票信息:龙门石窟全价票90人民币;半票:60周岁-69周岁(含)老年人、6周岁(不含)—18周岁(不含)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香港、澳门、台湾入境学生游客、在外国的中国留学生(学生证、身份证需同时使用);免票:70周岁(含)以上老年人、6周岁(含)以下或身高1.2米(含)以下儿童、现役军人、残疾军人、离休人员、军队离退休干部、残疾人、伤残人民警察、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记者。

  • 开放时间:全年开放,01/01-02/28 08:00-18:00开放;03/01-10/31 08:00-19:00开放;11/01-12/30 08:00-18:00开放;12/31 08:00-22:30开放,其中春节假期期间,售票时间、停止检票时间前后延长半小时,清场时间延后半小时。 清明假期、“牡丹文化节”期间的每周六、周日及“五一”假期,“国庆”假期期间,售票时间、停止检票时间前后延长半小时,清场时间延后半小时。

  • 注意事项

    • 在游览过程中,请尊重古迹和文物,不要在景区内乱涂乱画或破坏环境。同时,也请注意个人安全和财产安全,遵守景区规定,保持环境整洁。
    • 龙门石窟内人流较多,请注意保管好个人物品,以防遗失或被盗。尽量不携带贵重物品进入景区,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失。
    • 在游览过程中请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或扰乱他人参观体验。同时请遵守景区规定,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和安排。
    • 对于需要特殊帮助的人群(如残障人士、孕妇等),景区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措施和无障碍设施。如有需要,请提前查询官方网站或咨询景区工作人员了解详细信息。
    • 在景区内不要随意乱扔垃圾或破坏花草树木等自然环境。保持环境整洁卫生是每个游客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要注意保持安静并遵守秩序。
    • 如遇紧急情况或突发事件,请及时联系景区工作人员或拨打紧急电话求助。在景区内应保持冷静并遵守秩序,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和安排。
    • 景区内有多个餐厅和小吃摊位供您品尝当地美食和补充能量。您可以尝试一些洛阳特色的美食如水席、烩面等。同时也要注意饮食卫生和安全。

龙门石窟是一座跨越千年的艺术宝库,每一尊佛像、每一处雕刻都凝结着古人的智慧与匠心。无论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学者,还是喜欢自然风光的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趁着春暖花开,不妨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亲身感受这座千年石窟的魅力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