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怎么补缴父母的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一次性补缴政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怎么补缴父母的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一次性补缴政策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bilibili.com/read/mobile?id=34779046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养老保险已成为每个家庭都需要关注的重要议题。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退休或即将退休的父母来说,一份稳定的养老金是他们晚年生活的重要保障。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补缴政策,帮助您为父母规划一个安心的晚年生活。

研究父母养老保险补缴,咨询了多地区部门,历历整合了一份【城乡居民养老补缴详细讲解】,供大家参考。
强烈建议!大家都去给父母补缴居民养老(内含农保)!
重点看:补缴要求、退休金提档要求!

  • 怎么补缴父母的养老保险?
  • 怎么一次性补缴?
  • 怎么增加父母的退休金?
  • 养老金继承问题?
    这里提到的养老保险包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保)、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下面统称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都是一年交一次费。
    01看补缴情况!
    政策:《四川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规程》(川人社办发〔2020〕125号)中第十二条
    注意2011这个试点时间!
    多数地区从 2011年开始实施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如果您参加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根据城乡居保政策,补缴分三种情况
  1. 1951年7月1日前出生的,参保后不用缴费,直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
  2. 1951年7月1日-1965年12月31日期间出生的,距领取待遇年龄不足15年,可以一次性补缴不足年限的养老保险费,只要在年满60周岁前参保并缴齐规定的年限,年满60周岁即可享受养老金。
  3. 1966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只能从参保当年起计算缴费年限,不能往前补缴,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后才能领取养老金。若参保后有中断缴费的情形,可以补缴中断年份的费用
    特别提醒,最晚应在年满46周岁当年参保,否则每晚参保一年就将延迟一年领取养老金。
    大家对照这三种情况,判断补缴方式!
    02怎么增加父母的退休金?
    多数父母的养老保险是按最低的在缴纳,参看四川最新的城乡居保缴纳政策:
    如果想父母每月多领取一点退休金,可以在“领退休金前”补缴!两种情况:
  4. 每年缴费的时候,提高本年度缴费档次,缴得多领的多,这个时候提档有政府补贴!
  5. 在领取前,可以自愿为往年补缴更高档次,补缴后再领取,这个时候补缴没有政府补贴!
    重点:已领取待遇的参保人员不能办理补缴。
    提醒:各地方能选择的提档有差异,可以咨询各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部门。
    要领取更高的退休金,可以用商业养老金做补充,最早可以 55 岁领取,用钱会更灵活。
    三、重要问题说明
    1、养老金怎么领取?
    必须同时满足 3个条件:年满60周岁、缴足必缴年限的保险费、未享受国家规定的其他养老待遇。
    需要的证件资料:身份证、社会卡、一张 1 寸免冠证件照。有增发项目的须提供相应证件资料,比如独生子女证书等。
    2、养老金可不可以继承?
    参保人60岁前身亡,养老金账户中个人缴纳的金额和利息,会全部退给继承人;参保人60岁后身亡,个人缴纳部分未领完部分,可作为遗产退给继承人;参保人超过70岁身亡,个人所缴纳的养老金不再退还。
    3、养老金有没有丧葬费和抚恤金?
    从2014年7月1日开始实行丧葬费、抚恤金制度。

    4、城乡居保和职工社保能否转移?
    在没有领取前、在缴费期间的,可以转移。从职工社保转城乡居保,社保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为居保缴费年限;从城乡居保转职工社保,居保缴费年限不合并计算或折算为社保缴费年限!
    5、参保情况查询
    讲了这么多,首先要知道父母目前的参保情况,才能做下一步补缴安排!提供5 种查询方式
  6. 打全国统一社会保险咨询热线“12333”
  7. 携带本人身份证和社保卡,线下咨询本地“社保服务中心或政务大厅”
  8. zfb首页- [市民中心]- [社保服务]或[社保查询]
  9. wx底部- [我]- [城市服务]- [社保]专区
  10. 帮父母查:“四川税务”公众号菜单- [办税缴费]- [社保缴费]- [证明开具、查验、补打]- [缴费记录查询]- 选[他人]
    大家一定记得给父母补缴上居民养老!父母老有所依,自己和父母都更安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