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新冠疫情防控下如何守护大学生心理健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新冠疫情防控下如何守护大学生心理健康?

引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11
来源
1.
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2024/2024_zt03/jysy/jysy_mtbd/202403/t20240308_1119124.html
2.
https://news.dahe.cn/2024/03-05/1723789.html
3.
https://www.forwardpathway.com/134633
4.
https://www.forwardpathway.com/141772
5.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8759
6.
https://www.forwardpathway.com/166738
7.
https://gat.jiangsu.gov.cn/art/2024/5/31/art_6371_11259100.html
8.
https://www5.zzu.edu.cn/xuan/info/1013/1511.htm
9.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501141044466.html
10.
https://www.cs-china.net/news3/3323.html
11.
https://www.forwardpathway.com/130003

在全球新冠疫情持续蔓延的背景下,我国高校采取了严格的校园封闭管理措施,以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然而,长期的封闭管理和隔离政策对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显著影响。根据最新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学业表现,还关系到整体幸福感。

01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令人担忧

Vanderbilt大学的Healthy Minds Study通过匿名调查评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显示,约38%的本科生报告出现中度至重度抑郁症状,尽管这一比例较2022年的44%有所下降,但仍然令人担忧。此外,61%的寻求心理治疗的学生被认定为需要帮助,显示出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依然强烈。

更令人关注的是,不同群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低收入、第一代大学生和非二元性别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较差。Inside Higher Ed和Generation Lab的调查显示,只有4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或优秀,而低收入和第一代大学生的比例更低。这些群体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包括经济负担、学业压力和社会期望等,导致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突出。

02

高校创新举措应对心理健康挑战

面对严峻的心理健康形势,各大高校纷纷推出创新举措,以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Residential Well-being计划自2022年秋季推出以来,通过建立一个以社区为中心的支持系统,帮助学生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该计划的核心在于倾听学生的需求,赋予他们在教育旅程中的参与感。数据显示,95%的学生表示在校园内感到安全和被欢迎,90%的学生认为教职员工关心他们的福祉。

蒙大拿大学的学生健康基金则侧重于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支持。该基金的教练都是获得硕士学位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他们通过一对一的指导帮助同学们应对压力和焦虑。这种同伴支持的模式在学生中间建立了更深的信任感,促进了心理健康的对话。

科罗拉多大学则通过一项价值1500万美元的捐赠计划,专注于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资源和支持体系。该计划不仅着眼于提供更多的心理咨询服务,还致力于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03

专家建议:构建全方位心理健康支持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信阳农林学院二级教授郭桂义建议,大学应按照1:500的比例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并保证其顺利开展个人体验和心理督导。同时,他还建议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项投入,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规范化建设。

专家们普遍认为,需要建立一个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支持体系。这包括:

  1. 家校社政联动机制: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家、校、院三位一体管理体系,推动“家校社政”特殊学生情况互明、机制互动、危机互帮。

  2. 提升教师心理健康素养:加强对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尤其是关于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卫生知识和方法。

  3. 优化校园环境设计:通过自然光、空气质量和社交空间的合理设计,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业表现。

  4. 科学认知与社会科普:开展广泛的社会科普活动,消除对心理问题的污名化,营造关爱、尊重、理解和包容的氛围。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的支持体系。通过持续关注和支持,我们才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心理健康挑战,促进他们的学业和生活质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