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刺客王亚樵:创建斧头帮,刺杀蒋介石,炸死日本陆军大将
民国刺客王亚樵:创建斧头帮,刺杀蒋介石,炸死日本陆军大将
2000多年前,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里记载了古时候的5名刺客,对他们不畏强权、扶危济困的刚烈精神大加赞扬。而在民国时期,也有一个像荆轲、聂政这样的刺客,他在乱世之中,靠一己之力,创立了一个帮会,凭此暗杀过蒋介石,还在抗战时期,炸死了一名日军大将。他的名字叫王亚樵,当时国民党军统骨干沈醉曾评价说:“人人都害怕魔鬼,但魔鬼害怕王亚樵。”
王亚樵
安徽村里走出的英勇少年
王亚樵,1889年2月14日出生在安徽合肥磨店乡。当时正是清末时期,科举并未废除,家境贫寒的他还参加过朝廷的一次考试,名列前十。但当时的人都明白,腐朽的清王朝已经支撑不了多少年了。作为底层民众,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欺压的王亚樵,从小就养成了嫉恶如仇的性情,邻里乡亲都赞赏这个孩子有古烈士风。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当年仅22岁的他响应孙中山先生的号召,召集一帮同乡成立了“合肥革命军”,宣布独立。
辛亥革命
当时的同盟军中的孙品骖也到了合肥,成立了另一个自治的军政府。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很快两者之间就产生了矛盾。王亚樵一派行事比较激进,主张立刻打击本地的土豪劣绅,开仓放粮,但是孙品骖不同意,他主张暂时维持这个阶级的利益。然后“孙政府”先下手为强,将王亚樵身边的得力助手杀害,他本人因去乡下集合队伍,幸免于难。
于是,王亚樵便远离安徽,逃往安庆、南京、上海等地谋发展。从此如鱼入海,似鸟归林,这个英雄少年开始在社会上大展拳脚,再也不受羁绊了。
创建帮派,积极抗日
2004年,周星驰导演的影片《功夫》上映,里面“斧头帮”的开场舞蹈给很多人留下深刻印象。
《功夫》中的斧头帮镜头
如果不了解历史的人,大概以为这些完全是电影杜撰,但其实斧头帮在民国时是真实存在的,这个帮会的老大就是王亚樵。
1921年,王亚樵在上海接管了朋友的“安徽旅沪同乡会”,并以此为根基,创建了斧头帮,目的是对付欺压工人的资本家和富商,维护劳工权益。有次本地的一个码头工人讨要工资时让资本家打了,王亚樵便派人去铁匠铺连夜打造了一百个斧头,劳工们手持这些武器,再去那人家里讨说法时,劳资纠纷应声而解。
不过你若认为他只是个“黑帮老大”,那就错了。王亚樵一直都有自身坚持的信念——他反抗一切强权暴政,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在当时这个“强权”主要指的就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政府和侵华日军。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王亚樵以老大的身份,召集三千帮会弟兄协助正规军作战。
淞沪抗战
但战斗最终以日军获胜结束,趾高气昂的日本外相重光葵竟然决定在上海虹口公园举行“中日淞沪战争胜利庆祝大会”。这对中国人来说,无疑是天大的耻辱,绝对不能让这场庆祝顺利进行!但是日军既然发出这样的命令,肯定是有备而来,当日会场的防范十分严密,只允许日本人和朝鲜人到场,想要完成刺杀行动比登天都难。但王亚樵有办法,他辗转联系到了在中国流亡的朝鲜青年尹奉吉,让他代为执行这场刺杀。
尹奉吉
4月29日,尹奉吉将事先准备的定时炸弹与手榴弹混入饮水瓶和饭盒中带入会场……然后,随着几阵爆炸声,日本陆军大将白川义伤重不治身亡,外相重光葵被炸断了一条腿。十几年后,在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重光葵拄着拐杖,戴着假肢,一瘸一拐地参加了另一场大会——日本投降仪式。那位朝鲜义士,在中国战场上给他留下的印记,他终生都甩不掉了。
图中前排左一为重光葵
与蒋介石决裂,被杀身亡
那么,他与蒋介石之间是怎么生的嫌隙呢?这要从1927年说起。1927年,蒋介石破坏国共合作基础,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这与王亚樵一贯坚持的信仰是相悖的。在南京中山公园“奠都典礼”大会上,作为工人代表的王亚樵出席发言,直指蒋介石的作为是在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蒋介石很不满,派南京警察厅长温剑刚逮捕他。结果等到这些人“包围”王的住所后发现,里面的人个个都全副武装。反而侦缉队的队员被这些工人缴了械,眼看着王亚樵离开,武器才被归还。
中山公园
从此,王蒋之间正式结下梁子,王亚樵多次策划了刺杀蒋介石心腹的事件。1931年,他甚至派人直接在庐山刺杀蒋介石本人,但杀手没有打中(史称“庐山刺蒋”)1933年11月1日,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上,“晨光社”记者孙凤鸣取出藏在照相机内的手枪,对着汪精卫连开三枪,其中一枪打中汪的脊椎骨,一直无法取出,成为了他此后人生的隐疾。
汪精卫被刺现场
这场暗杀,也是王亚樵指使的,蒋介石因为提前离席又侥幸逃脱。蒋介石对王亚樵是又恼又怕,忌惮到什么程度呢?国共内斗时期,蒋曾高额悬赏过中共高级将领的人头,毛泽东和朱德等人的“标价”是10到20万大洋。而王亚樵这个“草民”,他的悬赏金额是100万。这也可以理解,毕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军队被打垮了自己还能跑,要是哪天冷不丁被暗杀了,说不定连一个好埋的地方都没有。
蒋介石
于是,蒋介石指示不惜一切代价割下王亚樵的脑袋,他派自己的心腹戴笠去做此事。戴笠是军统头目,素来心狠手辣,他策划捕捉了王亚樵的手下余立奎,逼迫余的妻子以投靠为名引正在避祸的王亚樵“出洞”,然后将其残忍杀害。王亚樵身中五枪,被砍三刀,当场死亡。一生都极重情义的他,最终也死在了情义之上,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对于王亚樵的遇难,后来的周恩来总理曾惋惜地说:“若是我们早点把王亚樵先生请到延安,该能为抗日战争和解放事业做出多大贡献啊!”
周恩来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