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骨汤补钙最棒?骨头汤熬煮越久,含钙量越多?营养师破解迷思
大骨汤补钙最棒?骨头汤熬煮越久,含钙量越多?营养师破解迷思
台灣人愛喝湯也愛熬湯,還要煮得夠久才夠味!無論是雞湯還是排骨湯,都要連骨帶肉一起燉煮;許多民眾認為,熬湯的時間越長,越能把骨頭和肉裡面的營養熬出來,因此精華全在湯頭中,煮到乾柴的肉則沒什麼營養,不吃也沒關係。真的是這樣嗎?
無論是濃郁的雞湯還是清爽的排骨湯,搭配蔬菜、海鮮、山藥、玉米等食材燉煮,料好味美,令人食指大動!香濃的湯頭總是讓人忍不住多喝兩碗。
民眾普遍認為大骨湯很營養,尤其適合給青少年、孕媽咪、老人家補身子,許多長輩更要求孕婦和產婦多喝大骨湯補充鈣質。為了增加湯裡面的營養成分,家庭煮夫、煮婦們都喜歡長時間熬湯。
營養師張文怡表示,雞骨、豬骨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如:鈣、磷、鉀等;雞肉含優質蛋白質、維生素B群、鉀、磷等,而豬肉同樣含有優質蛋白質,以及鉀、磷、鐵、鋅等。熬煮時間越長,湯裡面的營養素確實越多。不過,這裡有3件事情值得我們注意。
只喝湯不吃肉,營養攝取量較少
食物經過燉煮之後,確實有部分的營養素會流失到湯裡面,但大部分的營養仍然存在於食材當中。一般不建議啃骨頭,但是我們可以吃肉,建議喝湯的時候要搭配吃湯裡的肉,才能攝取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如果光喝湯、不吃料,喝進的營養恐怕有限。
骨頭恐含重金屬,熬煮越久釋放越多
張文怡營養師提醒,雞骨和豬骨中雖然含有營養成分,卻也可能含有重金屬如:鉛等汙染物,熬煮的時間長,釋放量可能增加。為了降低風險,建議慎選品質優良的食材,並且適度燉煮即可,不一定要追求極度香濃的湯頭。另外,骨髓也不建議吸食,以免吃到有害健康的污染物。
燉煮越久普林越高,痛風與腎臟病患注意
熬煮的時間越久、湯頭越濃,普林的含量也就越高,痛風患者最好避免食用,以免增加尿酸濃度,引起痛風發作。此外,大骨湯的鉀、磷含量也較高,不適合腎臟病患者食用。對一般民眾來說,也不宜大量飲用大骨汤,以免攝取過量的脂肪和熱量。
那麼,喝大骨汤可以補充鈣質嗎?如前所述,骨頭溶解至汤裡面的營養素有限,鈣質自然也不多,因此喝大骨汤並不是補鈣的首選。相較之下,牛奶、小魚乾、鈣片對於補充鈣質的效率還比較高。
如果選擇以鈣片來補鈣,張文怡營養師表示,維生素D3能幫助鈣質吸收和儲存,促使鈣質發揮強化骨質的作用,因此民眾在挑選鈣片時,可以注意有無添加維生素D3。此外,建議在飯前服用鈣片,可以加強效果,如果在飯中或飯後才服用,容易使吸收率下降。
提醒大家,偶爾想喝点排骨汤或鸡汤时,别忘了选择安全食材、确实清洗干净、避免过度熬煮,才能喝得安心。现在正值炎炎夏日,熬汤时不妨搭配洋葱、笋子、菇类、栉瓜、冬瓜、红萝卜、大白菜等清爽的蔬菜类,补充膳食纤维,平衡一下肉类和汤头的脂肪与蛋白质,就能吃得更均衡、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