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警惕骗局“私人订制”!
春节将至,警惕骗局“私人订制”!
春节前夕,各类诈骗案件进入高发期。近日,一位演员因受假剧组邀约赴境外"拍戏"而落入诈骗园区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这不仅让该演员获得多方力量的营救,也让公众再次认识到诈骗手段的层出不穷。
新春佳节临近,大家都在忙着备年货、抢票……与此同时,不少诈骗分子绞尽脑汁“冲业绩”。在诈骗集团的“剧本库”里,不再只有简单的电信诈骗,而是包含了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行业、不同背景人群的专业化套路。这些“剧本”不仅打感情牌,还深谙目标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甚至通过技术手段伪造场景和身份,让人难以防范。
面对这些精心设计的“私人订制”骗局,我们该如何提高警惕,防止被骗呢?这份春节反诈攻略请您立即查收!
正在找工作的你需要注意……
春节前后,不少人都想在新的一年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开启新征程。诈骗分子瞄准了这个心理,向求职者递出“橄榄枝”,以轻松高薪工作为诱饵,或以商务考察、免费旅游等名义将境内人员诱骗至境外,再采取非法拘禁、绑架等手段强迫其在电诈窝点内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法官提醒:境外公司,报销机票,专人接送,环境舒适、月入过万……优厚的条件仿佛人生捷径,实际上可能是一条不归路。找工作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警惕,一定要通过正规的招聘平台和渠道,仔细核实招聘单位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切勿轻信“境外高薪工作”的虚假信息,面试时如果发现公司存在异常,比如办公地点简陋、人员流动频繁等,要及时止损。
热衷抢红包的你需要注意……
春节将至,各平台的抢红包大战如火如荼,这时一些虚假红包诈骗也再度来袭。不法分子会在社交群里发布一些来路不明的红包链接,用免费领取金额不等的现金红包作诱饵,受害者通常会被要求先关注微信号或填写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账户等信息,这样会导致个人信息被诈骗分子收集,严重的很可能导致银行卡被盗刷。
法官提醒:天上没有掉下的馅饼。正规的微信红包一般点击就能领取,并自动存入,不需要填写个人信息。点开红包后如需跳转到其他网站,或要求先加关注、分享等才能领取的红包,涉嫌诱导关注和窃取信息,不能抢。不要随意点击陌生人发送的“红包”链接,不使用非法途径获得的微信红包封面,也不要利用抢红包外挂软件。
准备出行的你需要注意……
春节是出行的高峰期,诈骗分子从不法渠道获取订票信息、冒充票务公司,以航班取消、酒店房间超额预订等理由,诱导购票人配合办理退费或理赔来实施诈骗。当购票人进入诈骗分子发送的链接并填写信息后,银行账户可能会被非法转账,导致钱款损失。还有一些针对ETC用户的诈骗,骗子会发送短信,称ETC需要升级认证,让你点击链接进行操作,从而骗取钱财。
法官提醒:收到机票酒店退改签的信息,一定要通过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核实,不要轻易点击对方提供的链接。对于ETC相关的短信,同样不要轻信,如需办理ETC业务,应前往正规的银行网点或相关机构。
置办年货的你需要注意……
诈骗分子建立与正规网店相似的交易网站,以“春节优惠活动”为诱饵或以“所买产品质量不过关、缺货,春节期间停运”等借口引诱用户输入账号、密码等信息购买商品、退款,最后的结果却是“财货两空”。
法官提醒:网购时选择正规网店,登录时仔细查看是否为正规网店的网址,同时选择安全度较高的支付平台。谨慎对待商家客服电话。接到任何商家打来的客服电话,应第一时间到电商平台联系官方客服进行核实,凡要求转账的客服均涉嫌诈骗,务必提高警惕。
有新快递的你需要注意……
春节期间,各大品牌纷纷推出各类抽奖活动,消费者收到大量促销信息。这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近期,不法分子通过非法获取信息,冒充品牌官方平台向受害人发送免费快递,在快递内附上礼品券,印上二维码,诱导受害人扫码入群,再以刷单返利等方式实施诈骗。
法官提醒:来路不明的优惠福利很可能是诈骗“新马甲”。收到不明快递时,大家要登录官方网站查看物流信息核实验证此包裹是否为本人购买。切勿扫描包裹内的二维码,不点击陌生链接,不随意填写个人身份信息、银行卡、验证码等。
网恋相亲的你需要注意……
春节期间,单身人士免不了被家人催婚,很多人会选择通过网络相亲平台寻找另一半。诈骗分子伪装成温柔体贴、事业有成的 “优质对象”,与你在网上热聊,建立感情后,便以各种借口向你借钱,或者诱导你参与虚假投资、赌博等活动,等你投入大量钱财后,他们便消失得干干净净。
法官提醒:网络交友要保持理性,不要轻易相信对方的甜言蜜语和虚假身份。涉及钱财问题时,一定要谨慎对待,不要被爱情冲昏头脑。如果对方一直回避见面,或者频繁提及钱财,很可能就是诈骗分子。
开通NFC功能的你需要注意……
NFC是近场通信技术的缩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允许设备在10厘米内进行数据交换。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很多人开通了手机NFC功能,方便快捷地进行支付。不法分子利用这一功能,通过一些特制的设备,在你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靠近你的手机,读取你的支付信息,盗刷你的银行卡。
法官提醒:在不使用NFC功能时,尽量将其关闭。在人员密集场所,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手机,避免被他人靠近。同时,设置复杂的支付密码,并开启支付短信提醒,以便及时发现异常交易。
春节是阖家团圆、欢乐喜庆的日子,面对年终高发的各类诈骗,希望大家务必提高警惕:
陌生链接勿点 转账要求勿信
个人信息勿泄 恶意软件勿装
牢记防骗要点,捂紧钱包,让诈骗分子无机可乘,欢欢喜喜过大年。如果不幸遭遇诈骗,一定要第一时间报警,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