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建议:每周达到这个运动量,早死风险最低
研究建议:每周达到这个运动量,早死风险最低
近期,哈佛大学研究团队在《Circulation》期刊发表了一项重磅研究,通过对11万余人长达26年的跟踪调查,揭示了运动量与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当运动量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量的2-4倍时,能将早死风险降至最低。
这项研究涉及116,221名参与者,经过中位数达26年的随访。研究者们的目标是揭示不同强度的体育活动如何影响人们的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非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结果显示,每周坚持进行300-600分钟的中等体力活动(MPA),或150-300分钟的剧烈体力活动(VPA),与最低的死亡风险相关联。这意味着,当我们的运动量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2-4倍时,健康益处将得到最大化。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将中等体力活动定义为MET值小于6的运动,比如步行、轻度举重和低强度的健身操;而剧烈体力活动则为MET值大于等于6的运动,如跑步、游泳和激烈的球类运动。
研究表明,适度的运动可以显著降低死亡风险,尤其是当我们每周的剧烈运动时间达到WHO推荐量的两倍时,死亡率将显著降低。具体而言,与那些长期保持静止的人相比,每周进行75-149分钟的剧烈运动,整体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非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别降低19%、31%和15%。而当每周的剧烈运动增加到150-299分钟时,全因死亡率将进一步下降21-23%。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每周的剧烈运动时间超过300分钟时,健康益处似乎不再增加。
不仅如此,中等体力活动也显示出类似的趋势。每周150-224分钟的中等运动可以使全因死亡率下降20-21%。而当运动量增加到300-599分钟时,这一数字又会进一步提高,死亡率降低26-31%。这表明,持续性地进行一些温和的运动,如每天跳50-100分钟的健身操,可能是获得健康益处的最佳选择。
综合来看,在MPA未达到推荐标准的情况下,增加剧烈运动的时间可以显著降低死亡风险。但一旦中等体力活动达标,剧烈运动的死亡风险降低作用则减弱。
这一发现强调了运动强度与持续性的平衡,适度而持续的运动习惯才是通向健康生活的关键。总的来说,达到WHO推荐的运动量(每周150-300分钟的MPA或75-150分钟的VPA)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而当运动量达到推荐量的2-4倍时,死亡风险将降至最低。这提醒我们,运动不仅仅是健身房的高强度训练,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小活动。无论是打球、游泳还是简单的快步走,只要能坚持并达到推荐量,都是极好的选择。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