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开封灌汤包:舌尖上的千年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开封灌汤包:舌尖上的千年传承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64544851_121123711
2.
https://post.smzdm.com/p/aqqgdgmx/
3.
https://www.sohu.com/a/782018897_120661626
4.
http://istats.baidu.com/project/4514932799
5.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C%80%E5%B0%81%E7%81%8C%E6%B1%A4%E5%8C%85/7683790
6.
https://post.smzdm.com/p/al84kl6g/
7.
https://m.szhgh.com/Article/wsds/culture/2024-11-13/363790.html
8.
https://www.baike.com/wikiid/7817050077140141957
9.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345/8344333?from=wj_catelistnews&zh-cn

在七朝古都开封,有一道小吃历经千年沧桑,依然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它就是闻名遐迩的开封灌汤包。这道起源于北宋的美食,不仅见证了中原饮食文化的繁荣,更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绝妙的口感,成为开封的一张美食名片。

01

千年传承的历史渊源

据史料记载,开封灌汤包的历史可追溯至北宋时期。当时,作为都城的东京(今开封)汇聚了全国各地的美食精华。在众多名店中,"王楼"的"山洞梅花包子"以其独特的风味脱颖而出,被誉为"在京第一"。这种包子正是开封灌汤包的雏形。

到了20世纪30年代,开封第一楼的名厨师对传统工艺进行了改良,将大笼蒸制改为小笼蒸制,并采用连笼上桌的方式,开创了"小笼灌汤包子"的先河。这一创新不仅提升了灌汤包的品质,也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饮食习惯。

02

精湛的制作工艺

开封灌汤包之所以能成为美食界的传奇,与其严格的制作工艺密不可分。从选料到成品,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

选料讲究

面皮选用优质高筋面粉,经过搓、摔、拉、拽等工序,使面团达到光滑筋柔的状态。每两面团只能制作5个面皮,确保每个包子皮薄而有弹性。

馅料则选用猪后腿肉,按照七分瘦三分肥的比例,配以当年的小磨香油、上好的酱油、料酒等调味品。不采用简单的拌馅方式,而是通过独特的"打馅"工艺,用手边拌边拍打,直到馅料能够扯出长丝而不断裂。

精细的制作

包子的成型过程堪称艺术。每个包子都要捏出18至24个褶纹,不仅大小一致,排列也必须有序。蒸制时,夏天铺荷叶,冬天用松针,既保持了包子的玲珑小巧,又增添了特殊的香气。

独特的风味

开封灌汤包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其丰富的汤汁。这得益于肉皮冻的巧妙运用。肉皮冻的熬制十分讲究,需要将新鲜猪皮经过长时间熬煮,再放入冰箱冷冻成胶状。蒸制时,肉皮冻遇热融化,形成鲜美的汤汁,使得包子"灌汤流油,软嫩鲜香"。

03

当代发展与品牌影响力

进入现代社会,开封灌汤包不仅没有没落,反而焕发出新的生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第一楼灌汤包。

第一楼始建于1927年,经过近百年的经营,已成为开封饮食文化的标志性品牌。其灌汤包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改良,赢得了"中州第一楼"的美誉。如今的第一楼不仅在开封本地拥有众多门店,更将开封灌汤包的美味传播到了全国各地。

2017年,开封市启动创建"河南豫菜之都"工作,开封灌汤包作为豫菜的代表之一,再次迎来发展的新机遇。通过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这道千年美食正以全新的面貌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04

文化价值与城市名片

开封灌汤包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见证了中原饮食文化的繁荣,体现了匠人精神的传承,更成为了开封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开封人来说,灌汤包是记忆中家乡的味道。而对于游客而言,品尝一碗正宗的开封灌汤包,不仅是满足口腹之欲,更是在品味这座城市千年的历史与文化。

正如开封市文化旅游部门所言:"开封灌汤包是开封饮食文化的瑰宝,是开封城市形象的金名片。"这道历经千年沧桑的小吃,以其独特的魅力,继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