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沟武校:22次春晚之旅背后的汗水与梦想
塔沟武校:22次春晚之旅背后的汗水与梦想
2025年央视春晚舞台上,将再次出现一个熟悉的身影——塔沟武校。这是该校第22次登上春晚舞台,76名学员将在北京主会场表演武术节目《笔走龙蛇》,通过“以武泼墨”的形式展现中华武术与书法艺术的完美结合。而在武汉分会场,580名学员则参与三个节目的演出,将武术与当地文化特色融合,传递荆楚大地的独特风情。
争分夺秒的训练日常
2024年12月4日,塔沟武校的学员们抵达北京,开始了紧张的训练生活。每天早上6点,当大多数人还在梦乡时,他们就已经在训练场上开始了一天的训练。为了确保演出效果,他们实行“一日三练”制度,每天训练时间超过10小时。
“今年的创意编排几乎是在抵达北京后才确定的,时间紧迫,压力巨大。”教练王慎表示,尽管彩排频率从隔天一次减少到一周一次,但这也考验着团队的自觉性。“我们每天都保持一天三练,有时训练时间甚至超过10小时,演出前的细节打磨是必不可少的。”
挑战与克服
训练过程中,学员们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是天气因素,寒冷的冬季给室外训练带来很大困难。为了保持训练效果,他们选择在数百平方米的多功能厅里进行集训,虽然空间显得有些拘束,但这并未影响他们的斗志。
其次是音乐节奏的把控问题。对于部分没有大型活动演出经验的学员来说,最难的就是对音乐节奏的把控不足,很多时候会因为跟不上音乐节拍,导致整体效果看起来比较乱。为此,他们根据导演组的要求去反复磨合,并在两天内迅速完成了音乐点的合拍问题。
小小年纪,大大梦想
在训练队伍中,一个8岁的小学员付力源格外引人注目。他将在节目中完成高难度的三层人塔表演,这一动作需要极强的力量、弹跳和平衡能力。尽管训练充满挑战,但付力源表示:“虽然有些害怕,但反复练习后就找到了窍门。”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正是塔沟武校学员的真实写照。
团队的力量
“因为我们人多嘛,一个人出错全盘都要重来,所以我也要求我们的学员必须思想高度集中,相互配合协作。”排练负责人杜惠东说:“武汉分会场的气温与学校相差比较大,联排还都是晚上,为了保护学生,组委会安排给每个学生的身上都贴上暖宝宝。虽然他们很累,敲鼓的学生手上也磨得起了泡,但大家的热情很高,没有人说苦喊累。”
传承与创新
塔沟武校的精彩表现不仅展现了中华武术的魅力,也体现了团队协作与精益求精的态度。从2003年首次参演春晚至今,塔沟武校不断创新节目形式和内容,力求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融入更多现代元素,让中华武术在春晚舞台上焕发出新的活力。
展望未来
经过二十余年的沉淀,塔沟团队在春晚舞台上的表现,得到了导演组的高度认可,态度、执行力和舞台表现力在每一次训练和排练中不断提升,成为了这支团队的标志。无论是训练中无数次的失败与重来,还是每一次最终的成功,这都是他们努力的结果。
这种坚持和热爱,让年轻的演员们深刻意识到春晚不仅是一场演出,更是对他们道义与情感的锤炼。即便艰苦的训练过程中,他们依然心怀期待。在春晚即将开启的日子里,塔沟小子的热情正如他们锻炼出的武术一样,势不可挡。无论是在舞台上闪耀,还是在这条奋斗的道路上,他们都毫不畏惧,坚定向前,成为无数人心目中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