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唱响《青藏高原》,背后故事感人至深!
李娜唱响《青藏高原》,背后故事感人至深!
“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每当这首《青藏高原》响起,人们仿佛被带入那片神秘而壮丽的雪域高原。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首传唱度极高的经典之作,竟然出自一位从未到过西藏的作曲家之手。
1994年,武警文工团的编导室主任张千一接到为电视剧《天路》创作音乐的任务。该剧讲述的是两代解放军修筑青藏公路的故事,如何创作出一首既有藏族音乐元素又能表现民族团结精神的歌曲,对张千一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面对这个难题,张千一没有选择去西藏采风,而是通过反复聆听才旦卓玛等藏族艺术家的演唱,从中寻找藏族音乐的“魂”。他每天沉浸在那些充满神秘感的音乐中,想象着西藏那片神秘、空远、辽阔的土地。最终,他决定采用汉藏融合的创作思路,将藏族音乐元素与现代音乐完美结合。
创作完成后,张千一第一个想到的演唱者是当时并不知名的通俗歌手李娜。他看中的是李娜独特的嗓音和演唱技巧,认为她能够完美诠释这首高难度的作品。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李娜用她宽广的音域和精湛的演唱技巧,将《青藏高原》演绎得淋漓尽致。
李娜在演唱《青藏高原》时,采用了民通唱法,并巧妙地融入了戏曲元素。这首歌需要频繁进行真假声转换,特别是在最后一段的假音部分,难度极大。李娜不仅克服了这些技术难题,更是在演唱中注入了深厚的情感,使得整首歌曲既大气磅礴又充满感染力。
《青藏高原》的成功不仅体现在演唱技巧上,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意义。这首歌展现了青藏高原的壮丽景象,体现了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传达了民族团结的精神。它打破了通俗歌曲的固有模式,让听众认识到,原来通俗歌曲一样可以很大气很高雅。
自问世以来,《青藏高原》屡获殊荣,包括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作品金奖、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流行金曲勋章以及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它不仅在中国大陆广为传唱,还被韩红、谭晶等多位知名歌手翻唱,影响力遍及海内外。
更值得一提的是,《青藏高原》已经超越了一首普通歌曲的意义,它成为了连接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人民情感的纽带。在格尔木,兵站的演出队演出时专门请张千一看他们演出。当台上的演员演唱《青藏高原》这首歌曲时,台下一千六百名战士跟着一起大声演唱。从来没听过那么多的大老爷们齐声演唱,场面非常壮观。在泸沽湖,连划船的摩梭人都会唱《青藏高原》。这种跨民族、跨语言的传播,充分展现了歌曲强大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青藏高原》的成功,证明了艺术创作中想象力的重要性。张千一虽然从未到过西藏,但他通过音乐捕捉到了藏族文化的灵魂。而李娜则用她独特的嗓音和演唱技巧,将这份艺术想象变成了现实。这首歌不仅展现了青藏高原的自然美景,更承载着深厚的情感与文化价值,成为中国当代音乐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