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医大二附院王乔医生成功实施STER技术,创新治疗食管肿瘤
安医大二附院王乔医生成功实施STER技术,创新治疗食管肿瘤
近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王乔成功运用经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技术(STER),为一名患者切除了罕见的食管海绵状血管瘤。这一手术的成功开展,不仅展示了王乔医生高超的技术水平,也为该类疾病的诊疗提供了新的范例。
STER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内镜手术方法,主要用于治疗消化道固有肌层的肿瘤。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在消化道黏膜和固有肌层之间建立一个“隧道”,通过这个通道完整切除肿瘤,同时保留消化道表面黏膜的完整性。这种微创技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且术后无体表疤痕,兼具美观与经济性。
在此次手术中,患者为一名51岁男性,因“右上腹痛2天”就诊。经胃镜检查发现食管中段隆起性病变,超声内镜提示病变位于固有肌层,大小约1.1cm×0.7cm。考虑到患者手术意愿强烈,且STER技术对患者获益更大,医疗团队决定实施“内镜下食管隆起性病变STER”。
手术过程顺利,患者在全身麻醉下,医生通过内镜在距肿瘤3-5cm处切开黏膜,建立黏膜下隧道。内镜进入隧道后,在直视下分离并完整切除肿瘤,创面电凝止血后,用金属夹封闭隧道入口完成手术。整个手术用时65分钟,术中出血仅15ml。
术后病理诊断显示,切除的病变为胃肠间质瘤(GIST),大小为1cm×1cm×0.6cm,核分裂象0~1个/50HPF,属于极低危级别。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第2天即拔除胃肠减压管和导尿管并开始进流质饮食,第3天进半流质饮食,并于术后3天出院。随访24个月,患者黏膜愈合良好,未出现食管狭窄、吞咽困难等并发症,无肿瘤复发或转移。
王乔医生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工作,拥有超过10年的临床经验,擅长消化性溃疡、消化道肿瘤及肝胆疾病的诊治。他在内镜下诊断与治疗方面造诣深厚,此次成功实施STER技术,充分展现了其在消化道肿瘤治疗领域的专业实力。
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为患者带来了更安全、高效的治疗选择,也为消化道肿瘤的微创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STER技术有望在更多医疗机构推广,造福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