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赵露思到15%的青少年:抑郁症离我们并不遥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赵露思到15%的青少年:抑郁症离我们并不遥远

引用
澎湃
8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741275
2.
http://www.xingshizhengce.com/sskt/2024/12/24/detail_202412246852950.html
3.
http://www.zichuan.gov.cn/gongkai/site_zcqwsjkj/channel_61ca763cb99b353468ed326d/doc_61ca7b2f4cc1d0ce8eed327c.html
4.
https://www.hlj.gov.cn/hljapp/c116063/202410/c00_31774842.shtml
5.
http://m.sc2zyy.com/shimian/219.html
6.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adolescent-mental-health
7.
https://www.cochrane.org/zh-hans/CD003380/DEPRESSN_yu-fang-er-tong-qing-shao-nian-yi-yu-zheng-de-xun-zheng-xin-li-gan-yu-cuo-shi
8.
https://wuhusy.com/?news/10509.html

近日,青年演员赵露思公开分享了自己与抑郁症抗争的经历,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她表示,几年前就开始出现抑郁症状,但因担心让家人、朋友和粉丝失望,选择忽视自己的健康状况。为了维持高强度的工作,她曾长期依赖助眠药物,害怕外界认为自己不够努力而几乎不休息,这导致焦虑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最终,在外界刺激下,她的病情爆发,出现了分离转换性障碍,这是一种影响精神状态的疾病,让她一度无法正常生活。

赵露思的故事并非个例。根据《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我国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患病人数的30%,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已达15%,接近于成年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指出,约一半的精神心理问题始于青少年时期,如果能在早期就逆转或遏制疾病的进展,对患者本人及其家庭乃至社会都有深远意义。

01

识别预警信号:抑郁症的早期症状

抑郁症并非突然发作,而是会有一些早期预警信号。家长和青少年自身需要提高警惕,及时识别这些症状:

  1. 情绪低落:长时间的情绪低落,感觉沮丧或伤心,难以体验到快乐。

  2. 兴趣减退: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以往感兴趣的事情(如运动、社交、游戏、爱好等)不再吸引他们,失去参与的动力和热情。

  3. 精力减退:即使没有进行大量的体力活动,也常常觉得疲惫、乏力,做事时感到拖沓。

  4. 情绪波动剧烈:青少年的情绪波动比成年人更为剧烈,常突然从愉快变为低落或愤怒。虽然情绪变化可能与荷尔蒙有关,但持续的情绪低落或愤怒可能是抑郁症的表现。

  5. 自我评价低:频繁表现出自卑或对自己失望,认为自己做不好事情,甚至对未来失去信心,思考问题时倾向于消极、悲观,常常感到无望,甚至可能谈论死亡或自杀。

  6. 过度敏感:对外界评价或同伴看法非常敏感,容易感到被忽视、排斥,进而加剧自卑和孤独感。

  7. 注意力下降:常常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或工作时感到思维模糊,完成任务变得困难。

  8. 学习动力下降:患病期间,青少年常常感到思维变得迟缓,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也显著下降。这种认知功能的减退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表现,导致成绩下滑、逃学现象频发,甚至出现对学习完全丧失动力的情况。

  9. 叛逆行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常通过叛逆、违抗家长和老师等方式缓解内心压力。随着压力的加剧,一些青少年可能会进一步寻求极端的方式来逃避痛苦,比如滥用药物、酒精,甚至参与其他危险活动。

  10. 网络成瘾:长时间沉迷于社交媒体、电子游戏、视频等线上活动,通过虚拟世界逃避现实中的困境和压力。

  11. 睡眠和饮食变化:可能出现早醒、失眠或嗜睡的情况,食欲下降或暴饮暴食。

  12. 逃避责任或减少参与感:不愿意与家人、朋友交流,避免社交活动,减少对家庭、学校等日常活动的参与,甚至放弃学业或其他重要任务。

  13. 身体症状:如头痛、胃痛等没有生理原因的身体不适。

  14. 反复自残:反复出现划痕、割伤、烧伤,且伤口不符合常见的意外原因。同时,青少年常会避免让他人看到自残的痕迹,选择穿长袖、长裤或在不显眼的地方进行自残。

  15. 自杀倾向:直接谈论死亡或自杀、从极度情绪低落突然变得情绪平静,疏远他人,研究自杀方式、场所及工具,实施自杀计划。

02

构建防护网: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

面对青少年抑郁症的高发态势,需要家庭、学校、医疗机构和社会各界共同构建防护网。

家庭层面

  1. 关注心理健康: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定期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不要轻易将孩子的负面情绪归结为“青春期叛逆”。

  2. 营造健康氛围:建立和谐的家庭环境,避免过度批评和压力。鼓励孩子表达情感,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和支持。

  3. 培养兴趣爱好:鼓励孩子参与体育、艺术等课外活动,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有助于缓解压力。

  4. 合理安排学习:避免给孩子过大的学业压力,帮助他们建立合理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学校层面

  1. 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活动。

  2. 建立预警机制:学校应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3. 提供专业支持:配备专业的心理教师和咨询师,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辅导。

社会层面

  1. 消除歧视和偏见:通过媒体和公益活动,普及抑郁症相关知识,消除对精神疾病的歧视和偏见。

  2. 增加专业资源:加强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的培养,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3. 建立支持网络:社区应建立心理健康支持网络,为青少年和家庭提供必要的帮助。

03

积极应对:从治疗到康复

一旦发现青少年抑郁症的迹象,应及时采取行动:

  1. 专业诊断:家长应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专业诊断,不要自行判断或延误治疗。

  2. 综合治疗:抑郁症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是治疗青少年抑郁的有效方法之一。

  3. 家庭支持:家长要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和支持,避免责备和压力。可以参与家庭治疗,改善亲子关系。

  4. 重返校园:学校应为康复中的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帮助他们逐步重返校园生活。

  5. 预防复发:治疗后要持续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预防复发。鼓励他们参与社交活动,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赵露思的故事展现了她在困境中的坚持与勇气,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并理解抑郁症患者的真实处境。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赵露思的情况显著好转。医生告诉她,她的解离症状已基本恢复,现在能够过上正常的生活。除了药物治疗,她还通过逛咖啡店、开甜品店、弹琴、画画等爱好缓解压力,并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帮助弱势群体,这些经历为她带来了希望和治愈感。

在采访中,赵露思强调,抑郁症是一种严肃的心理疾病,不是简单的“想太多”或“矫情”。她呼吁大家不要将其娱乐化,也不要将其视为推卸责任的借口。同时,她鼓励患者以积极心态面对治疗,参与社交活动,感受外界的支持。

抑郁症是可治疗的疾病,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帮助青少年走出心理阴霾,重获阳光灿烂的生活。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青少年心理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防护墙。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