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10亿红包到弹幕春晚:互联网巨头的春晚营销变迁史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10亿红包到弹幕春晚:互联网巨头的春晚营销变迁史

引用
36氪
9
来源
1.
https://36kr.com/p/2627927497084421
2.
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50122/herald/6abaa1152fc171b5f4393f69fbdacd32.html
3.
https://36kr.com/p/3136775192369671
4.
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1311456.html
5.
https://www.yicai.com/news/102434868.html
6.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412031031113.html
7.
https://finance.sina.cn/chanjing/cjdt/2024-02-10/detail-inahpwai8863254.d.html
8.
http://www.eeo.com.cn/2024/0216/636872.shtml
9.
https://www.c114.net.cn/news/123556.html

2020年,快手以10亿元现金红包创下春晚互动新纪录,成为当年最大的流量赢家。这一合作不仅为快手带来了3亿DAU的峰值,更标志着短视频平台正式登上春晚舞台。

从腾讯到快手:互联网巨头的春晚争夺战

2015年,腾讯首次将微信红包引入春晚,开启了互联网公司与春晚合作的先河。随后,支付宝、百度、抖音等相继加入这场流量争夺战,每年的春晚几乎成了互联网巨头的“战场”。

2020年,快手以10亿元现金红包创下春晚互动新纪录,成为当年最大的流量赢家。这一合作不仅为快手带来了3亿DAU的峰值,更标志着短视频平台正式登上春晚舞台。

红包大战背后的流量逻辑

互联网公司之所以热衷于春晚合作,核心在于争夺流量和用户。以2015年微信红包为例,除夕当天收发总量达10.1亿次,最高每分钟互动8.1亿次,整场晚会微信用户“摇红包”动作超过110亿次。这种爆发式的流量增长,让各大平台趋之若鹜。

从“砸钱”到精耕:营销策略的转变

然而,随着互联网流量红利的消退,简单粗暴的红包大战逐渐失去效果。数据显示,2021年主流大厂全网红包总金额为122亿元,而到了2023年已降至43亿元。各大平台开始转向更精细化的流量运营,注重用户留存和转化。

新兴平台的崛起与创新

2025年春晚,B站、小红书等新兴平台成为主要合作方。B站通过弹幕文化吸引年轻用户,小红书则以笔记分享形式创新互动方式。这些新兴平台的加入,为春晚带来了新的活力。

未来展望:从流量争夺到价值共创

随着互联网进入存量竞争时代,春晚营销也将从单纯的流量争夺转向价值共创。平台将更注重通过内容创新和用户体验提升,实现与春晚的深度结合,而非简单的红包互动。

从2015年微信红包的横空出世,到2020年快手10亿红包创纪录,再到2025年B站、小红书的创新合作,互联网公司与春晚的关系正在经历深刻变革。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富有创意的合作模式,让春晚这个传统节目焕发新的生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