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老家有些高铁站,开始慢慢魔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老家有些高铁站,开始慢慢魔幻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06A02AGZ00

又到了每年一度的春运返乡季,此刻大家是不是正坐在回家的高铁上呀。越来越多的县城,也都在拥有自己的高铁站。而最近我正好坐高铁去了某个县城,结果发现如今的县城高铁站,怎么好像越修越偏远了。

先不说这个四线小城市里,居然卧虎藏龙坐拥2座高铁站,更没想到的是,当我从虹桥火车站经过3个小时奔波后,肉眼可见的,越临近高铁站反倒越荒芜。


感觉自己是真的要进村了。于是我干脆在附近走了几圈,没想到围绕在高铁站周围的基础建设、人流、乃至周边房价,远比这个站点本身还要魔幻得多。

你一定想不到,高铁站及周边会变这样

其实当初买票前,我对这个车站还是寄予厚望的。怎么说,记得在出发前一天大清早,该高铁站所有班次坐票都被抢完了,最后我好不容易抢到1月31号的票,还得是站着去的。且在时间上,以到上海为例,该站点都是复兴号这样的高铁动车,不到3小时就能到达,而对比更靠近当地市区的另一个高铁站,反倒都是普快、绿皮火车,时间将延长到7-8小时,说是翻倍都不止。包括班次全天也能有大概20班。换句话说,县城大部分最好的高铁资源都在给到这个站点。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个本应该利用率极高的高铁站,居然能距离市区超出30公里。


到市区再打车还得要1个多小时。当然也有另一种方式,那就是步行到附近的客运枢纽换乘公交,不过是多坐区区约20个站罢了。


看得我瞬间后脊发凉,感觉自己仿佛要从一座城市又奔向另一座城市。但是这还没完,要知道即使距离远,但这时候春运早早就开始了,且站点本身是在2011年,也就是13年前就已经建成并通车,这个时间段的高铁站怎么也该人流满满。

果然,在不大的候车室里整体流量还不错,随处可见都是提着大行李箱准备出行的人群。但我都还没走出几步,就有点撑不住了。不远处的2号候车室也就零星四五个旅客。包括站外,我特意在门口的广场站了几分钟,除了每次高铁到站时会带来一小波流量,其余更多的时候,都是这般冷冷清清的样子。

而只要你一出高铁站,就会遇见四面八方好几个出租车、私家车师傅涌向你,“去不去市区,我这还可以再拼一个人”。且当地大爷告诉我,整个站点也就春运时人能多点,但大部分也都是折转去往市区。

那么,换个角度讲,能有更多市民来这里换乘,周边的消费岂不是也能带动起来?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也不会想到能在高铁站旁看到如此巨大的割裂感。笔直四车道的宽阔大道上,路灯也格外精致,但除了偶尔通行的车辆,几乎空无一人。街道旁、马路上,是那种绿灯了都只有你一人的空旷感。这还是在春节期间,更早去过这里的朋友告诉我,两边道路都能被当地居民们拿来晒小麦和玉米棒子。

甚至这样的空置也在渗透进周边的商业、酒店等众多业态。紧邻高铁站的两个大体量广场,除了沿街的一层还有店铺在开张,老板大都也就是本地居民。走近看,不少商铺都贴着旺铺出租的告示,要么就直接成了杂物间。更夸张的是内部一整个商业体,也基本处于空置状态。

我随便沿街找了家酒店,询问了前台小姐姐这里的入住情况。据她所说春节期间120多间房,如今能有70、80套剩余。大部分时间想要订房都是有空房间的。如此看来,除了人数有限当地人口的支撑,即使是开通13年后的今天,很多乘客仍然只是把这个站点当作一个中转站般的存在,而非消费、甚至更久停留的地方。

而这一切,也正在深深影响着这个偏远县城高铁站附近的房价。

高铁站旁最好的商品房,价格也腰斩

就是我沿着高铁站走了几圈,发现站点周边其实存在着大量明显的房地产开发的痕迹。熟悉地产的朋友应该听过这样一句话,叫做每一个高铁站附近,都有一座绿地。这次也同样如此,才出高铁站我就看见了绿地的售楼中心,且当地中介小哥告诉我,如今高铁站附近绿地的新房基本已经售完。早些的2019年都得靠抢。


图片来源:当地绿地官方公众号

当年绿地某楼盘九开九罄,累计销售突破1000套,国庆7天更是累计来访客户超万人,销售额1.86个亿。并且那时候的房价可都还不便宜。中介小哥告诉我凭借高铁站的辐射影响力,即使是在这个偏远的四线小县城,房价都能去到6000-7000元/平。我在走访的时候,也确实看见不少正处于修建、等待交付的新楼盘,给人一种要展开拳脚好好干的气势。

但是如今5年过去了,如果我们稍微把视野放大一点,你会发现,其实围绕在高铁站四周,还是成片未开发的绿草地、农田。而即使是房地产的开发,也大多是点状式集中在高铁站附近,于是当你漫步街头,你会发现非常魔幻的画面出现了。荒废长满青草的农田背后,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大楼宇。你甚至可以踩着泥巴路走进社区内部。就连商品房下面的底商,一侧还能勉强维持商铺的形式,另一侧直接就是菜地。魔幻现实主义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但更夸张的,还是周边房价的下跌。以这边的头部楼盘绿地x晖为例,就是这样有头有脸的楼盘,带我看房中介小姐姐自家的房子就买在这里。2018年首开的时候6200元/平,如今最低的能卖到3000元/平,相当于直接腰斩。一套100平的精装房,大概40多万就能拿下。

而之所以房价下跌得如此凶猛,在我看来有这两个原因。第一,是开发的相对停滞。我们说一个地方能有源源不断的人气,房价能持续上涨,不仅需要房屋自身质量过硬,也一定离不开周边配套的发展。而除了我们前面看到大量商铺的空置,据说这附近已经1年没有开发商再次拿地,且即使是还在开发的项目,也大都是散点式的。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与商业体之间,还间隔着大片农田。

第二,是购买力的饱和。要知道该县城作为传统农业大区,历史上就是人口流出地区,如今虽说净流出的趋势有所放缓,但超100万人的人口净流出数量,也在不断削弱当地的购买力。那你说在外面打工回老家买房不好么。然而事实是,仍然存在供大于求的情况。这次我看房的房东就是如此,自己家拆迁有2套房,女儿单位还分了套房,根本住不过来。甚至我还专门去周边的拆迁小区看了看,就这容积率,真的是密密麻麻望不到头。我仔细数了下,高层大概在32层左右,来往的居民也大多是爷爷奶奶带着孙子们。动迁的居民都集中在这,一部分年轻人又外出打工,没有新鲜血液的进入,也难怪高铁站附近购买力跟不上。

所以我们看到,除了整个高铁站依托于高铁动车还能保持流量之外,其余地区街道是冷清的、商业大片空置、以及高端商品房房价也在腰斩。这才是围绕在这个高铁站周围区域,最真实的画面。

而这样偏远的县城高铁站,不止这一个

说出来各位可能不信。在更多没被我们注意到的县城,还有大量偏远高铁站的命运,还要更令人唏嘘。数据整理自:媒体公开报告。它们有的自建成后就未启用,比如南昆高铁上的阳宗站、南京的江浦站和紫金山东站。还有的即使后期投入短暂使用,又紧急关闭,比如沈阳西站,2018年12月短暂投用,到2019年7月就停用了。而之所以会这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地人流量难以支撑。

大家还记得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海口儋州海头站么。该高铁站总投资逾4159万元,海头站房建筑面积1989平方米,站前广场面积约370亩。如此昂贵的投资额,如此面积的占地,却自2015年西环高铁开通以来就从未运营过。然而相关部门给出的回复是:海头站日客流量不足百人,开通运营后铁路部门亏损严重。换句话说县城的人流量根本支撑不了高铁站,于是前期再多投入也都付之东流。虽然直至2023年12月15日,这座沉睡了8年的海头站才开始车票发售,但后期能否长期运营,还得打个问号。

此外,盲目大兴修建也会给当地财政带来巨大压力。那么怎么才算是好的高铁站呢。如果大家真的有去了解过那些真正人流密集、利用率高效的高铁站,你会发现。表格来源:《The Influence of Site Selection of High-speed Railway Stations on Travel Efficiency》。它们即使是位于城郊,也大都控制在距离市中心10多公里的范围内。包括近几年全国的铁路投资额度,其实也在趋于平稳,甚至还有点微降的趋势。都说明本身对于修建高铁站这件事上,还是非常克制。

我们说曾经的高铁站、高铁新城

一直都是和一座城市未来发展深度绑定的。其背后带来巨大的人流量、交通的便捷度,包括对当地GDP的拉动,甚至可以说是一座城市对外打开的窗口也不为过。但如今伴随一些县城高铁站越修越偏远。或是因为当地人流难以支撑,或是因为地方财力不足。这些本该引以为傲的基建,乃至其周边区域的发展,却也在慢慢走向落寞与荒凉。事实上,一个地方的经济也不能完全依赖铁路交通,而高铁修建也应该回归更好出行、使用的初衷。

本文原文来自腾讯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