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教育部力推:青少年如何通过运动提升心理素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教育部力推:青少年如何通过运动提升心理素质?

引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6
来源
1.
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2082/2024/2024_zl03/202402/t20240227_1116989.html
2.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1011/c14739-40336801.html
3.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4-10/11/nw.D110000renmrb_20241011_2-11.htm
4.
https://news.cctv.com/2024/10/11/ARTITMW1eNh4hjc0BiyDCWjn241011.shtml
5.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4eafb407152e5c7c62252b52f23ed2b6
6.
https://news.dayoo.com/edu/202412/30/154556_54768077.htm

近日,教育部等十七个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强调了体育在调节情绪、疏解压力方面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规律的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还能显著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

运动与心理健康:科学证实的良性循环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医师殷莉指出,身体运动可以刺激青少年的肌肉状态和大脑,激活情绪,最终在人的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中构建良性循环。运动不仅能激发认知能力、反应速度,还能促使身体释放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提升情绪状态,进而对心理产生积极影响。

不同运动类型的心理效益

  • 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以改善心境和情绪,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可以有效提升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 力量训练:能增强自信心,通过克服阻力的过程培养坚韧精神。
  • 团体运动:如足球、篮球、排球等,可以帮助青少年获得更多的社交支持和情感联系,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 对抗性运动:如武术、摔跤等,能增强青少年的应变水平和抗压能力。

针对不同情绪的运动选择

  • 焦虑不安:选择瑜伽、游泳等抗压运动,让肌肉放松,有助于平静神经系统。
  • 愤怒焦躁:选择羽毛球、乒乓球等消耗性强、节奏稍快的体育锻炼。
  • 抑郁悲观:参加集体性的体育项目、跑步等有氧运动,可以较好缓解状态。

科学健身指南

国家体育总局最新发布的“儿童青少年科学健身20条”建议:

  • 每天进行60分钟以上中高强度运动
  • 每周3-5次,每次30-50分钟的耐力练习
  • 重视户外活动,倡导“天天户外120分钟,校内校外各60分钟”
  • 通过规律的有氧运动、拉伸运动等放松身心,促进睡眠

家庭与学校的共同责任

上海体育大学心理学院院长王小春教授强调,体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学校应建立体育与心理融合的教学新标准,家庭要配合培养孩子运动习惯,社会则应提供更多的运动资源和场所。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通过运动提升心理素质不仅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还能为其未来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让我们携手共进,为青少年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