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医推荐:竹笋清热化痰正当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医推荐:竹笋清热化痰正当时!

引用
腾讯
11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325A09CYE00
2.
https://www.sohu.com/a/775996543_121948385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1HNOFSC0552CRD4.html
4.
https://www.sohu.com/a/769807690_121648210
5.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365800.html
6.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40513952378.html
7.
http://www.qufu.gov.cn/art/2025/1/22/art_18887_2768648.html
8.
http://www.tianshifudaoyi.com/home/index/article/id/2201.html
9.
http://szyyj.gd.gov.cn/zyyfw/dyjc/content/post_4419767.html
10.
https://health.tvbs.com.tw/regimen/350339
11.
https://health.tvbs.com.tw/nutrition/347762

春末夏初,生机盎然。走进竹林,你会发现春天的竹林犹如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竹下根根冒出的春笋在雨水的滋润下生长飞快,稍不留神就长得比人还高。竹笋不仅美味,还能为健康带来诸多好处,但需根据个人体质合理食用。

01

竹笋的中医养生功效

竹笋,自古便是中医食疗的佳品。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指出:“竹笋性味甘寒无毒,主消渴,利水道,道力气,可久食。”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认为春笋有“化热、消痰、爽胃”之功。

竹笋味甘、性寒,入肺、胃经,具有清热化痰、利尿排湿的作用。竹笋能够清热生津,润燥止渴,对于缓解消渴症状有着积极的作用。消渴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糖尿病,中医认为糖尿病的根源是阴虚内热,所以糖尿病的朋友非常适合吃竹笋。

竹笋中的纤维素含量高,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对于改善胃肠道功能也有很好的效果。便秘的朋友,日常可以多吃一些竹笋,可以辅助排便,对于中老年人群来说,竹笋就是天然的肠道“清道夫”。

不仅如此,竹笋还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春季气候多变,容易引发感冒咳嗽等症状。竹笋能够清热化痰,对于缓解咳嗽、痰多等症状有一定的帮助。

02

春季竹笋食疗方推荐

春分后的竹笋,经过一冬的养分积累,口感鲜嫩,营养丰富,是春季养生的绝佳选择。推荐一款适合春季食用的竹笋食疗方:

春笋炒腊肉

食材:春笋3-4根、腊肉200克、大蒜3瓣、生姜小块、葱适量、食用油适量、盐少许(根据腊肉咸度调整)、生抽1汤匙、白糖少许。

做法:
1、春笋去壳,切片。腊肉切片。大蒜切片,生姜切丝。葱切成末。
2、锅中加水,放入春笋片,煮开后捞出,用清水冲洗,去除涩味。
3、锅中放少许油,加入腊肉,小火煸炒出油,至腊肉透明。
4、加入大蒜、生姜,炒出香味。放入春笋片,快速翻炒。加入生抽、少许盐和白糖,快速翻炒均匀。最后加入葱末,翻炒几下即可出锅。

03

食用注意事项

竹笋虽好,但并非人人皆宜。以下几类人群需谨慎食用:

  1. 脾胃虚寒者:竹笋性寒,易导致胃部不适,应少量食用。
  2. 儿童和孕妇:竹笋性寒,儿童和孕妇最好少吃。
  3. 消化系统不佳者:竹笋纤维较多,有溃疡、胃炎的患者要谨慎。
  4. 肝肾疾病患者:竹笋含草酸,可能加重病情。
  5. 痛风患者:竹笋含嘌呤,可能引起尿酸升高。

此外,竹笋含有较多的草酸、硅酸等成分,所以食用前最好先用盐来焯水和浸泡,不能空腹吃,也不要和海鲜产品同食,防止引起结石、消化不良和皮肤过敏等问题。

竹笋在中医归属于“发物”,食用有一些禁忌,多见于4种情形:

  1. 竹笋性偏寒,体质虚寒的人,平时手脚发凉、腹泻的人要慎吃,防止身体不适,儿童和孕妇最好不要吃。
  2. 竹笋粗纤维较多,消化系统不佳,有溃疡、胃炎的患者,尽量少吃,防止加重病情。
  3. 竹笋含有草酸成分,对肝病和肾病患者不友好,乱吃容易诱发高草酸血症,一定要小心。
  4. 竹笋有一定的嘌呤含量,过量食用会导致尿酸升高,所以要注意控制,痛风病人禁食。

总之,竹笋在春三月大量上市,它既有山珍的特点,也有菜品的担当,又有药用的功效,用对了可以收获多种功效,但其本身有一定的食用禁忌,不要乱吃,注意食用方法和进食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