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糖尿病“刺客”——酮症酸中毒
警惕糖尿病“刺客”——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尤其在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近年来,随着SGLT-2i类降糖药物的广泛应用,DKA的发病率有所上升。本文通过一个真实病例,详细介绍了DKA的症状、成因及预防措施,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管理病情。
近日,一位患有糖尿病30余年的刘先生因胸闷就医,经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术后,他出现了恶心、呕吐和腹痛等症状,经内分泌科会诊后,确诊为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经过胰岛素降糖、补液消酮、纠正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刘先生的症状得到了改善。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不容忽视的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通常发生在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下。主要症状包括极度口渴、频繁排尿、恶心与呕吐、腹痛、疲劳与虚弱等,严重时可能导致意识丧失。近年来,随着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广泛应用,DKA的发病率有所增加。
SGLT-2i,如达格列净、卡格列净、恩格列净等,是糖尿病患者常用的口服降糖药。这类药物通过促进尿糖排泄和抑制脂肪组织的形成,有助于减轻患者体重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然而,SGLT-2i也可能引发DKA,主要原因包括:
减少胰岛素分泌并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SGLT-2i在降低血糖的同时,间接刺激胰高血糖素的释放,促进脂肪酸的氧化,增加肝脏中酮体的生成。
促进脂肪酸作为能量消耗来源:虽然SGLT-2i有助于肥胖患者减重,但在脂肪酸氧化分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酮体,增加体内酮体水平。
减弱肾脏对酮体的清除率:SGLT-2i导致肾脏对酮体的清除率减弱,使酮体在体内蓄积过多。
利钠、渗透性利尿作用:SGLT-2i的利钠、渗透性利尿作用可能导致血容量减少,促进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预防与应对: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服用达格列净等列净类降糖药物时,如果出现限水情况,很容易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不应仅仅考虑消化道疾病,而应警惕酮症酸中毒的可能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潜在的生命危险的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应高度重视其预防和及时治疗。
为了预防DKA,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多饮水:在口服达格列净片等SGLT-2i药物时,一定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不限水的情况下可饮水2000ml左右,心衰限水的患者可少量多次的饮水。
定期复查尿常规:定期检查尿酮体,如果尿酮体阳性、腹痛、恶心、呕吐的症状应立即就诊。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根据病情调整降糖药物的使用。
通过这些措施,糖尿病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病情,降低DKA的风险,保障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