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企业如何通过网络安全保险保护自身?
新冠疫情下企业如何通过网络安全保险保护自身?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数字化转型进程显著加速。然而,随着企业纷纷拥抱数字化,网络安全威胁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严峻态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疫情期间针对卫生保健部门的网络攻击增加了500%,勒索软件攻击更是成为常态。这些攻击不仅导致数据泄露,还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企业面临的网络安全挑战
在疫情推动下,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但这也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以中小企业为例,江门市对100多家企业开展的信息安全专项行动发现,许多企业在防范意识、防护技术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据统计,近三年来,江门市共对60家重点领域企业进行工业互联网安全检查,发现并协助整改安全漏洞29个,发布风险预警30次,涉及13500人次。
网络安全保险的创新与发展
面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网络安全保险正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2023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网络安全保险试点工作,推动这一新型保险模式的应用实践。然而,如何合理定价网络安全保险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核心难题。
人保财险联合专业机构研发的网络安全保险风险定价模型,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创新方案。该模型基于十万余全球安全事件数据和百万级安全知识库,通过精算建模与机器学习技术的融合,实现了精准定价。模型纳入超过200项测评指标,能够全面衡量企业风险水平,为企业提供定制化保险方案。
企业实践案例
奇安信集团作为国内领先的网络安全企业,其“网络安全终端(主机)防护类产品+网络安全保险方案”和“网络安全远程服务类产品+网络安全保险方案”成功入选工信部《网络安全保险典型服务方案目录》。这两个方案主要针对政企单位的防勒索需求,通过“保前加固+扫描、保中监测、保后应急”的全流程服务,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防护。
企业如何选择合适的网络安全保险
全面评估风险:企业应首先对自身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数据泄露、勒索软件攻击等潜在威胁。
选择信誉良好的保险公司:参考保险公司的市场评价和赔付案例,选择经验丰富的合作伙伴。
关注服务内容:优质的网络安全保险应提供事前预防、事中防护和事后补偿的全流程服务。
考虑成本效益:比较多家保险公司报价,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注意是否有额外费用或隐藏条款。
提升自身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演练。
完善技术防护:部署防火墙、加密软件等安全设备,定期进行系统漏洞扫描和修复。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攻击时能够快速响应。
加强供应链安全管理:对供应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进行安全审查,确保整体安全水平。
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网络安全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通过合理利用网络安全保险,并不断提升自身防护能力,企业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