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玩笑式伤害”:为什么孩子越来越抗拒走亲戚?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玩笑式伤害”:为什么孩子越来越抗拒走亲戚?

引用
腾讯
11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1A08MBM00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732021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27A04XBV00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0317A05E9600
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JCCTRK05149GFF.html
6.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01A01ISP00
7.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101523
8.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10A04FGQ00
9.
https://www.court.gov.cn/zixun/xiangqing/433761.html
10.
http://www.chinanews.com.cn/sh/2024/02-07/10161130.shtml
11.
https://m.voc.com.cn/xhn/news/202402/19394483.html

“你看看人家的孩子,多懂事啊!”
“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
“来,亲一个!不亲就是不乖!”

这些看似平常的“玩笑”,可能正在伤害着孩子的心灵。在走亲戚这种常见的社交场合中,一些看似无害的行为,却可能给孩子带来意想不到的心理阴影。

01

为什么孩子越来越不喜欢走亲戚?

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孩子开始抗拒走亲戚这种传统社交活动。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心理原因。

小红书上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因为不愿意看亲戚家的小孩,被母亲指责“自私冷血”。这位网友直言自己“本来就不喜欢人类幼崽,除了吵就是闹”。另一位网友则表示,自己讨厌过年走亲戚,因为“本来就一年见一次,陌生得很,还得装作很热情的欢迎”。

这些看似“任性”的行为背后,其实隐藏着孩子们真实的感受。他们不是不懂礼貌,而是真的在这些场合中感到不适。

02

“玩笑式伤害”:那些不经意的伤害

在家庭聚会中,一些大人往往以“开玩笑”的方式,对孩子进行一些实际上很伤人的行为。这些行为看似无害,实则可能给孩子带来深远的心理伤害。

贬低与嘲笑

“这孩子怎么这么胖啊,像个小皮球!”
“你都多大了还这么笨,连这个都不会!”

这样的“玩笑”,在很多家庭聚会中并不罕见。一位网友回忆,因为数学不及格,亲戚们当众嘲笑她“以后出门,可别说认识我们,太丢人了”。这种言语上的打击,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还可能影响他们的学业信心。

侵犯隐私

“哎,这是什么?让我看看!”
“书包里有没有考试卷子,拿出来看看。”

在一些亲戚眼中,孩子没有隐私可言。一位网友分享,自己的女儿因为日记被亲戚当众朗读而大哭,从此再也不愿意去那家亲戚家。这种对个人空间的侵犯,会让孩子感到不安全,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强迫互动

“来,亲一个!不亲就是不乖!”
“让叔叔抱抱,不然就不给你糖吃。”

有些大人喜欢用这种方式来“逗”孩子,但对孩子来说,这可能是一种“强人所难”。一位母亲回忆,女儿被一个胡子拉碴的亲戚强行抱起时,吓得大喊“妈妈”。这种强迫性的互动,会让孩子感到害怕和排斥。

恐吓与威胁

“再不听话,警察就来抓走你!”
“不吃饭就告诉你老师,让他批评你!”

这种恐吓式的教育方式,虽然可能暂时让孩子听话,但长远来看,却可能在孩子心中留下阴影。一位宝妈发现,因为奶奶经常用“告诉老师”来吓唬孩子,导致孩子一听到“老师”这个词就紧张,甚至出现胃痛的情况。

03

伤害的深远影响

这些看似平常的“玩笑”,实际上可能对孩子造成深远的心理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童年时期的心理创伤,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社交能力、自尊心,甚至未来的心理健康状况。

一位网友回忆,因为小时候经常被亲戚嘲笑,导致她长大后在社交场合中总是感到自卑,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另一位网友则表示,因为小时候被强迫表演才艺,长大后对任何公开场合都感到恐惧。

李玫瑾教授指出,如果一个孩子在家被父母欺负,那他一定会被全世界欺负。父母要允许孩子适当的顶嘴和叛逆,不要成为孩子的第一个霸凌者。这种早期的心理创伤,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04

如何避免伤害,建立健康互动

面对这些问题,家长和社会应该如何应对呢?

及时制止不当行为

当发现有人在用上述方式“逗”孩子时,家长应该及时站出来制止。可以用温和但坚定的语气说:“孩子听得懂的,咱们别这么说,他会难过。”

尊重孩子的隐私和界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大人不应该随意翻看孩子的书包、手机或日记。当孩子表示不愿意被抱或亲吻时,应该尊重他们的意愿,而不是强迫。

培养健康的社交能力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参与适合他们的活动,而不是强迫他们在不舒适的场合表演。同时,也要教会孩子如何在社交场合中保护自己,比如学会说“不”。

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

李玫瑾教授建议,父母不要永远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去指责、批评甚至辱骂孩子。而是应该尝试用交友的方式和孩子相处,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理解。

05

结语

孩子的心理健康需要我们共同守护。在家庭聚会中,一个不经意的“玩笑”,可能就会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