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桥镇:一场生态环境整治的攻坚战
凤桥镇:一场生态环境整治的攻坚战
2023年5月,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启动了声势浩大的生态环境“千人大排查、百日大整治”攻坚行动。这场覆盖全镇的环保战役,不仅是为了应对眼前的环境问题,更是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生态建设成果,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力。
全面排查,不留死角
行动伊始,凤桥镇便组织了上千名干部群众参与环境问题大排查。排查范围涵盖全镇所有自然村,重点聚焦河道水质、道路保洁、垃圾分类、违章建筑等方面。通过地毯式排查,共发现各类生态环境问题1270个,这些问题被逐一登记造册,为后续整治提供了精准靶向。
多措并举,重拳整治
面对排查出的环境问题,凤桥镇迅速行动,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河道治理:对全镇24公里河道进行全面清淤,拆除沿河违章建筑,整治入河排污口,恢复水体自净能力。同时,建立河长制,落实日常巡查和维护责任。
道路保洁:加强镇村道路清扫力度,配备专职保洁员,定期清理道路两侧垃圾。针对重点路段,实施24小时动态监控,严查乱扔乱倒行为。
垃圾分类:推进垃圾分类全覆盖,建设标准化垃圾投放点,开展入户宣传,提高村民环保意识。同时,建立垃圾收运体系,确保日产日清。
违章建筑:依法拆除违法建筑,恢复土地原貌。对拆除后的空地进行复绿,种植树木花草,改善村容村貌。
科技赋能,长效管理
为确保整治效果持久,凤桥镇积极探索科技化管理手段。例如,在永红村,无人机被应用于河道巡查,可以及时发现水面漂浮物、违章堆放等问题。在联丰村,智能监控系统覆盖主要道路和公共场所,实现环境监管全天候、无死角。
成效显著,群众满意
经过百日攻坚,凤桥镇的生态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曾经臭气熏天的养猪村,如今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打卡地。永红村的水蜜桃、葡萄种植基地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联丰村的艺术空间、村口咖啡成为文艺青年的聚集地;梅花洲景区的古色古香更是让游客流连忘返。
据统计,2023年凤桥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8617元,同比增长10.7%。环境的改善不仅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经验启示
凤桥镇的生态环境整治行动,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经验:
- 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排查是基础
- 多部门联动,形成整治合力
- 科技赋能提升管理效率
- 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
如今的凤桥镇,已经从昔日的养猪村蝶变为乡村旅游胜地。这背后,正是“千万工程”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最好诠释。未来,凤桥镇将继续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更多基层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