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带孩子用艺术之眼观察四季光影、反思气候变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带孩子用艺术之眼观察四季光影、反思气候变化

引用
1
来源
1.
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009788

自然是艺术家最好的创作灵感来源,无论是住家旁的公园或是山里海边,仔细观察自然的变化总能给我们许多启发。鼓励孩子用绘画与影像,将观察自然的心得记录下来,并加以诠释与分享,艺术也能成为研究自然的一种途径。

法国画家莫内是印象派大师,他几乎所有的画作都是在户外完成,他经常在同一地点、不同时间或季节,对光线与阴影进行观察,并用丰富的颜色去表达这些光影的变化,包括“睡莲”、“干草堆”、“滑铁卢桥”、“象鼻海岸”等创作系列。其中最著名的“睡莲”系列,总共有200多幅,这是莫内晚期在自家花园,观察天气、晨昏、季节的变化,所描绘的重要作品。

写生练习:有意识地记录光影变化

因为阳光经过大气层的角度不同,所以清晨、中午、黄昏,会产生不同颜色的光。晴天、阴天、雨天,因为空气中水分的含量不同,阳光会有不同程度的散射,因此也会影响光的颜色。

又因为地球自转的角度关系,在春夏秋冬四季,太阳在天空的位置会随之改变,所以季节也会改变光的性质。这些自然光线的微妙变化,透过莫内的仔细观察与连续创作,捕捉了光影在地表的丰富样貌。

户外写生是一种练习观察自然光影的方式,若是能长期观察、连续记录,就能培养出敏锐的分辨能力,也能察觉光线的细微变化。

若是孩子喜欢画画,不妨鼓励他练习观察自然,透过绘画将眼睛所看到的光影记录下来,藉由比较不同时间、不同季节、不同时期的作品来发现自然的改变。这样的过程虽然漫长,但感受会非常深刻,也最为直接。

艺术创作:艺术家视角观察气候变化

自然的变化通常都是周期性的,日夜与四季循环,周而复始,在人类短短的百年寿命中,不太容易观察到地球环境的明显改变。但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全球暖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我们在台湾已经可以注意到,夏天越来越长、冬天越来越短,植物的开花时间提前,台风的季节延后,这些都是地球不断增温所造成的改变。

现在不仅科学家关心气候变化的议题,许多艺术家也用创作的方式展现他们的观察与反思。

过去的艺术家较专注在描绘自然的景象,纪录光影的变化,新一代的艺术家更擅长使用多媒体的方式,透过艺术家的视角去观察自然环境受到人类开发与气候变化的影响。不同於科学家的资料收集、数据呈现,艺术家的视角更能捕捉令人震撼的画面,达到触动人内心的效果。

2023年高雄市立美术馆就曾举办《人类世-凝视.消逝中的地表》特展,透过加拿大摄影师与纪录片导演的视角,呈现人类为了开发资源,大规模改变地景的情况。齐柏林导演的《看见台湾》与艺术家杨顺发的《台湾水没》系列,也在那个特展中提供了许多在地视角。

展览介绍:气候行动特展,带孩子认识气候变化

2024年科博馆推出《气候行动-全球沸腾时代》特展,我们除了用数位光雕投影、沉浸式剧场、扩增实境与互动游戏等方式,让观众认识气候变化这个全球关注的议题,也希望能激发观众在观展后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地球降温尽一份心力,我们还邀请艺术家林嘉贞展出《崩塌的景觀:沒有一個表面與其他表面相同》。


艺术家林嘉贞在科博馆展出的《崩塌的景觀:沒有一個表面與其他表面相同》记录了北極圈冰川崩塌的影像与声音。图片出自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网站

这是一件三频道录像作品,记录了北极圈内冰川崩塌的影像与声音,透过艺术家的视角,让观众重新想像人类在不断变化环境中的处境,探讨因社会议题与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渐进性灾难的境况。

林嘉贞是台师大美术系的学生,主修西画,大学时代热爱登山,经常徜徉在自然环境中,毕业后前往美国寻求更广阔的的艺术视野。她擅长运用影像、声音、雕塑、装置艺术等复合媒材进行创作,近年来关注许多个人与社会议题,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她与许多科学家互动合作,从艺术家的视角去纪录自然的改变,也使科学资料展现不同的面貌。

科学与艺术都是探索自然之美,只是表现的方式不同,如果能将两者结合,一定能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毕卡索曾说:我花了四年时间画得像拉斐尔一样,但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像孩子一样画画(”It took me four years to paint like Raphael, but a lifetime to paint like a child”)。

每个孩子都有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用艺术家的视角观察自然,透过绘画或其他媒材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并与他人分享,这是科学与艺术结合最自然的方式。

相关展览资讯:

  • 2023高美馆《人类世-凝视.消逝中的地表》特展
  • 2024科博馆《气候行动-全球沸腾时代》特展
  • 艺术家林嘉贞《崩塌的景觀:沒有一個表面與其他表面相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