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经济强镇:产业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广东经济强镇:产业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4年,广东经济强镇再次交出亮眼成绩单。在最新发布的《2024镇域经济全国500强》榜单中,广东共有98个建制镇入围,占比近1/5,其中7个镇更是跻身前十,展现出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
狮山镇:广东首个“千亿镇”的创新之路
作为广东首个GDP突破千亿的经济强镇,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达4689.51亿元。狮山镇的成功秘诀在于其坚实的实体经济基础和持续的科技创新驱动。
目前,狮山镇已形成七大支柱产业,包括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有色金属、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光电显示及照明、智能家居、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其中,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有色金属两大产业年产值已突破千亿,其他五个产业年产值也均超百亿。
长安镇:东莞首个“千亿镇”的崛起
东莞市长安镇2023年GDP达965.2亿元,同比增长4.5%,电子信息产业产值更是高达2166亿元。作为东莞首个GDP破千亿的镇,长安镇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其在电子信息产业和机械五金模具产业的深厚积累。
北滘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典范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2022年GDP突破千亿大关,成为广东第二个“千亿镇”。北滘镇坚持制造业当家,拥有全球规模最大最齐全的白色家电全产业链和小家电产品集群。近年来,北滘镇不断强化数字经济引领,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
大朗镇:毛织产业转型升级的样本
东莞市大朗镇素有“世界毛织之都”美誉,毛织全产业链年交易额超720亿元,年产毛衣达9亿件。面对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大朗镇积极推动毛织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在第21届中国(大朗)毛织产品交易会上,智能调温纱线、3D模拟定制等创新产品和技术的展示,彰显了大朗毛织产业的转型升级成果。
常平镇:交通枢纽优势赋能产业发展
常平镇素有“京九第一镇”之誉,是全国唯一拥有两个大型火车客运站的镇,年货运能力达250万吨。依托其独特的交通枢纽地位,常平镇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大沥镇: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探索
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拥有41个专业市场,年交易额超8000亿元。面对传统商贸业转型升级的挑战,大沥镇启动专业市场改造提升工程,通过“工改工”、集约发展等方式,推动专业市场向“工展贸”一体化发展转型。
凤岗镇:莞深融合发展的先行者
东莞市凤岗镇位于莞深融合核心区域,与深圳有17条道路互通,是莞深融合的真正轴心。凤岗镇以“湾区视野、深圳标准、凤岗特色”为指引,率先在空间拓展、产业发展、营商环境、民生保障、区域协同等方面改革创新,打造莞深融合高质量发展基层改革创新实验区。
塘厦镇:产业协同发展的新秀
东莞市塘厦镇2024年上半年GDP达301.52亿元,同比增长5.3%,工业增加值133.59亿元,同比增长3.2%。塘厦镇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通过高效促投资、拓空间、高质量招商引资等措施,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广东经济强镇的成功经验表明,镇域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创新驱动。这些经济强镇不仅为广东经济的持续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全国镇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