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辽代文化遗产:建筑、瓷器与墓葬艺术的瑰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辽代文化遗产:建筑、瓷器与墓葬艺术的瑰宝

引用
1
来源
1.
http://rongwp.com/kaogu/kaoG4.html

辽代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瓷器、墓葬等文化遗产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湛的工艺水平。本文将带您走进辽代文化的瑰宝世界,领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魅力。

在山西省应县城内,矗立着一座世界上现存最高大的古代木构建筑——佛宫寺释迦塔,总高67.31米。这座木塔建成于辽道宗耶律洪基清宁二年(1056年),历经多次地震灾害,依然完整屹立,堪称古代建筑史的奇迹。


图1: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

木塔平面呈八角形,外观为五层六檐,实为九层。它在唐代方形木塔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采用内外两圈柱的布局,形成筒形框架结构,既提供了造像和礼拜空间,又增强了抗震能力。塔身比例适度,外观雄伟端庄,是中国木构建筑的杰出代表。

辽代建筑艺术

据统计,现存于公元11世纪及以前的木结构建筑仅16座,其中辽代建筑占7座,分布于河北、山西、辽宁三省。除应县木塔外,还有以下几处重要建筑:

  • 独乐寺山门与观音阁:位于河北省蓟县,建于辽统和二年(984年)。山门庄严稳固,观音阁内有高达26米的十面观音立像,是辽塑精品。


图2:独乐寺山门和观音阁

  • 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位于山西大同,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殿内设有38间壁橱,结构精巧,保存有31躯辽代雕塑,其中菩萨像尤为精美。


图3:辽下华严寺的薄伽教藏殿天宫楼阁

辽代制瓷工艺

辽代瓷器以白瓷为主,早在应历九年(959年)的驸马赠卫国王墓中就有出土。除了常见的碗、杯、碟等器皿,还有具有契丹民族特色的“鸡冠壶”、鸡腿瓶、凤首瓶等。


图4:辽白瓷鸡冠壶

辽代墓葬文化

辽代墓葬展现了丰富的契丹文化特色。例如,驸马赠卫国王墓中出土了带有鎏金纹饰的银鞍桥、马具等。陈国公主墓中则有金面具、银丝网络、鎏金银靴等珍贵文物。


图5:辽陵分布图

辽代皇帝陵墓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地区,如庆陵包括辽圣宗、兴宗、道宗的陵墓。墓室内绘有与真人等高的壁画,展现了契丹人的生活场景和文化特色。


图6:杨贵妃教白鹦鹉读经壁画

辽代绘画艺术

在辽宁省法库县叶茂台七号墓中出土的两幅卷轴画,是目前发现的最早且悬挂位置明确的卷轴画。其中,“深山会棋图”和“竹雀双兔图”分别展现了汉族和契丹族的绘画风格。


图7:左:深山会棋图,右:竹雀双兔图

结语

辽代文化遗产不仅展现了契丹族独特的艺术成就,也体现了其与汉族文化的交融。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多元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