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 红肉苹果卖1600万?“中国芯”叫响品种品牌
特稿 | 红肉苹果卖1600万?“中国芯”叫响品种品牌
近日,山东农业大学举行"幸福美满"4个高类黄酮红肉苹果新品种的苗木繁育经营权及苹果酒加工技术转让签约仪式。河北平泉市尚泽果业有限公司以1600万元的价格获得经营权。
为什么红肉苹果能卖这么贵?品种培育上有什么要求?如何用用品牌助农?
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专家、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指出,品牌建设离不开品种的培优和品质的提高,脱离品质谈品牌,就没有意义。注重良种,是品牌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向。而"幸福美满"红肉苹果深耕原产地,选对优质品种赋予产品优质特性,实现品种跨越式提升的同时让品牌叫的更加持久。
1600万,卖点何在?
国外最早的红肉苹果是由瑞士林果专家马库斯·科波特花费了近20年的时间培育而成,因从内而外透露着红色,所以又被称为"红色之爱"。我国从2009年后开始少量引进该品种,并在2011年时首次在市场上亮相。如今,新疆的红肉苹果,大部分是十多年前从瑞士引进的品种。尽管如此,但是至今却还未能实现量产。
全新苹果品种再加上配套技术,转让总共卖出1600万。高价收购"幸福美满"品牌苹果,背后到底有哪些卖点?
与市场上普通的苹果相比,"幸福美满"苹果不需要套袋保护,凸显耐贮藏特色。
4款苹果品种在果肉上皆呈现红色,不同的是,"幸福""福红""美红"都是鲜食品种,而"满红"则是专门为加工用的品种。
"幸红""福红""美红"三个有共同点:好吃。
此次研发出的"幸福美满"品牌红肉苹果其内含丰富的类黄酮等多种多性状聚合育种。这些成分能够帮助人体抵抗病毒和减少炎症,进而增强人体免疫力,且拿起一片放在口中咀嚼时可感到一股酸甜又可口的味道。
除了富含类黄酮成分外,在新技术的加持下,还催生了花青苷和维生素C等微量元素,同样对人体也有很大益处,凭借高度的营养成分和可口的口感使得红肉苹果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仅有好吃还不够,剩下的"满红"的特点就在于为加工而生,变得"好喝"。
为延长苹果酒产业链,陈学森团队还发明了苹果酒加工新设备、新工艺和新产品。掰开"满红苹果",果肉中的类黄酮就是加工酿造高类黄酮苹果酒提供原始的原料。经过加工后,此种苹果酒一方面保留了红肉苹果自身的香气和营养,另一方面又蕴含了白酒的口感,是一款口感与营养并存的新饮品。
"幸福美满"品牌苹果好吃在营养成分,好喝在产地原料加工。在吃的基础上加入了喝的秘方,4个苹果品种能够卖出1600万,就诠释了新品品牌自身价值的意义。
扎根产地,品种培育是场持久战
优质农产品的品种培育需要追本溯源,而这往往会经过漫长的时光洗礼,也许是一年,两年甚至是十多年。
据数据统计,目前国内的苹果产量大约占世界产量的50%以上。但不足的是,与国外品种相比,我国苹果种质资源相对紧缺,多样化品种太少,高类黄酮即红苹果则更是缺乏。
此次"幸福美满"成功转让的背后,是跨越了近20年的农产品坚守与探索。2005年8月,陈学森带队在新疆天山脚下的伊犁野果林考察,当地约14万亩面积的野苹果林引起了陈学森的注意。如此广阔的野苹果林,拥有84种野生苹果,这让团队成员意识到在这片土地上对苹果品种培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随后的5年时间里不断研究、做实验,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得出,不论是在品质、风味、果实大小、抗病性等方面都与普通的苹果存在差异。为此,陈学森及其团队对全球117份苹果种质进行了基因重组测序,首次证明了世界栽培苹果的祖先是新疆野苹果。而这一成果被证实后不久便发表在《自然·通讯》上,轰动国内外。这对于陈学森团队,是一场无价的品种培育历程。
苹果新品种的培育,也离不开新疆野苹果的基因。新疆伊犁新源县有一片野苹果林,里面矗立着一棵拥有600余年的野苹果,被称为"野苹果王",是现存最老的野苹果古树。据悉,这颗野苹果树在巅峰时可产出600-700斤的果实,如此大的产量使其成为了野苹果林最耀眼的一棵。
而在这些新疆野苹果中,有一类红肉苹果伴有独特的香味,这很快吸引到了陈学森。在经过实验室的多项检测程序后发现,新疆红肉苹果的类黄酮和有机酸含量均高于栽培品种,在得出结论后陈学森决定把"红富士"和新疆红肉苹果进行杂交,以创建新的苹果种质,"幸福美满"红肉苹果便应运而生。
有了原产地养分丰厚的环境土壤,"幸福美满"才得以问世。也正是在陈学森的坚持下,团队于2019年获得了植物新品种权,历经12年,终填补了国内红肉品种的空白。
双向奔赴,让区域特色产业焕发新生机
区域特色产业若想长久发展,需主动伸手并与其握手,于温暖之处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据了解,品种购买方尚泽果业成立于2014年,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市小寺沟镇。不仅是一家河北省首家研究及从事冷凉区域特色苹果产业的企业,还是一家致力于新品种的引进繁育、推广现代化的栽培技术、提高果品的品质和产量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经过十年的发展,尚泽果业现建设有4个寒区密植果树示范基地,面积约3560亩。随着产业链增多,其产业规模也在持续扩大。
此次尚泽果业选择主动伸出手,不仅是对"幸福美满"红肉苹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农业发展的深刻投资与产业布局,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之间展现了现代农业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在经过长达一年的沟通交流后,山东农业大学陈学森教授团队和尚泽果业为了共同的产业目标友好握手。双方此次的合作模式,不仅为国内其他农业产业的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广提供了宝贵经验,还更加强调了企业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双向的奔赴,让农产品在销售上有了更广的路径,也让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有了更多的生机。
移花接木,助力东北农业振兴
苹果树是我国落叶果树的第一大树种,同时也是国内果农主要栽种的果树之一。
据《中国农业年鉴2021》数据显示,我国栽培面积和产量约占全世界的50%,约占中国落叶果树的43%,年产值总值可达2000余亿元,是增加农民就业收入和乡村振兴的支柱性产业。
如何在国家18亿亩耕地政策制约下进一步规模化发展"幸福美满"红肉苹果新品种,实现产业振兴?
东北全面振兴是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东北振兴正处于黄金发展机遇期,政策的红利吸引了陈学森的注意,而广袤的黑土地使得现代果业有了规模化的发展前景。除此之外,东北独特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地能有效提高红肉苹果的鲜食品质。
去年,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尚泽果业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了河北寒地苹果试验站,并围绕"寒地苹果助力东北振兴"合作发表学术论文,为推广"幸福美满"红肉苹果提供了学术性支持。
据悉,尚泽果业前期已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建立了2万余亩寒地苹果示范园,从而为"幸福美满"苹果新品种的落地奠定了基础。
在后续过程中,陈学森团队和尚泽果业将依托这2万亩寒地苹果示范园,对"幸福美满"4个红肉苹果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苗木繁育等进行培育,并逐步向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赤峰、通辽及‘东三省’推广种植,助力东北产业振兴。
对于东三省来说,引进"幸福美满"新品种,建立示范基地,不仅是对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有力推动,更是带动东北地区农户致富的有力加速器。
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专家、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指出,正因为农业有了天气灵气,才有了它更大的价值。陈学森之所以选择东北作为"幸福美满"红肉苹果的培育产地,是因为黑土地自始至终具有较高的肥力,并且黑土地富含的营养元素和微生物将有助于品种的产量和品质,赋予红肉苹果更大的价值。
未来,陈学森团队将陆续把"幸福美满"4个红肉苹果新品种的苗木运输到内蒙古建设的苹果基地,尽全力完善示范基地和苗木繁育基地,预计到2026年可实现量产。
届时,红肉苹果将在市场上掀起一阵红色巨浪,广大消费者也就有机会近距离品尝到这款独具特色的红肉苹果,在舌尖上享受到新果实的美味。
参考资料:
[1] 来点科学:"四个苹果"卖了1600万元
[2] 齐鲁晚报泰安融媒:山农大教授选育四个红肉苹果,1600万卖了,河北老总直呼"物超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