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守祟”到压岁钱:一个流传千年的嘉兴传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守祟”到压岁钱:一个流传千年的嘉兴传说

引用
github
9
来源
1.
https://github.com/shuxiao9058/wubi_table_convert_dvorak/blob/master/1.06c_16016.txt
2.
https://github.com/skyfish4tb/FreeWB/blob/master/freeime.txt
3.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0568511009915466
4.
https://www.takungpao.com/finance/236135/2024/0213/941949.html
5.
https://finance.sina.cn/2024-02-10/detail-inahpmnh4870307.d.html
6.
http://www.mandarintools.com/cgi-bin/wordlist.u8.txt
7.
https://www.jiaxing.gov.cn/art/2024/2/28/art_1592917_59635420.html
8.
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gb/2024/02/06/1054939.html
9.
https://m.chazidian.com/wnl/news363/

在中国,压岁钱是春节最具代表性的习俗之一。然而,你可能不知道,这个温暖的传统竟然源自一个古老的传说——“守祟”。这个故事最早发生在浙江嘉兴,讲述了一个姓管的老夫妇如何用智慧保护自己的孩子免受妖怪“祟”的侵害。

相传,在很久以前的嘉兴,每到年三十晚上,就会有一个名叫“祟”的妖怪出来害人。它会摸熟睡孩子的头,导致孩子发烧、说胡话,甚至变成痴呆。为了保护孩子,人们整夜点灯不睡,称为“守祟”。

有一年除夕,嘉兴府的一户管姓人家,因为老年得子,对这个孩子格外珍爱。为了让孩子不睡觉,他们用红纸包了几枚铜钱,逗孩子玩。夜深后,孩子睡着了,夫妇俩也熬不住了。就在他们刚入睡时,一阵阴风吹过,小妖“祟”悄悄进了屋。就在它准备摸孩子头的瞬间,孩子枕边的红纸包突然发出一道金光,吓得“祟”尖叫着逃跑了。

这个奇迹很快传开了,大家纷纷效仿,用红纸包铜钱放在孩子枕边。后来人们发现,这八枚铜钱竟是八仙所变,专门来保护孩子们的。从此,这种做法就被称为“压祟钱”,因为“祟”与“岁”谐音,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现在的“压岁钱”。

压岁钱的习俗并非一成不变,它随着历史的车轮不断演变。早在汉代,就有类似压岁钱的“厌胜钱”,但那时的厌胜钱并不是流通货币,而是作为一种吉祥物,上面刻有“千秋万岁”、“天下太平”等祝福语,背面则有各种祥瑞图案。

到了唐代,宫廷里开始流行春日散钱,但这时的压岁钱还只是皇家的习俗。直到宋元时期,随着正月初一成为春节,春日散钱才逐渐演变成民间的压岁钱习俗。

明清时期,压岁钱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人们用彩绳穿钱,编成龙形放在床脚,既有驱邪之意,又寄托了对晚辈的美好祝愿。清代诗人吴曼云曾写道:“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角枕自收藏,商量爆竹锡萧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生动描绘了孩子们收到压岁钱时的喜悦。

进入民国以后,压岁钱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寓意“长命百岁”。给成年晚辈的压岁钱则是一枚大洋,象征“财源茂盛”。随着货币的变化,后来又演变为用号码相连的新钞票,寓意“连连发财”。

到了现代,压岁钱的习俗仍在延续,但各地做法有所不同。北方地区一般只给未成年孩子发红包,金额多在百元以上。而在南方,尤其是广东等地,不仅孩子可以收到红包,未婚人士也能得到已婚人士的红包,虽然金额不大,但重在传递祝福。

在嘉兴等地,除夕夜发放压岁钱的传统依然保留。有的地方还会在正月初五“迎财神”,寓意招财进宝。台州则保留着“点天灯”的习俗,通过彻夜灯火祈求平安。北方地区则在腊月廿三祭灶,年三十守岁,用鞭炮声辞旧迎新。

压岁钱的现代意义已经超越了简单的金钱往来,它承载着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与期望,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在这个数字化时代,虽然支付方式在变,但那份温暖的传统和文化内涵始终未变。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压岁钱所蕴含的亲情与祝福,永远是春节最动人的风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