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最新研究:失独老人心理健康亟需更多关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最新研究:失独老人心理健康亟需更多关注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m.sohu.com/a/805371489_121124772/?pvid=000115_3w_a
2.
https://www.cls.cn/detail/1462171
3.
http://paper.people.com.cn/rmlt/pc/content/202411/01/content_30033132.html
4.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4-10/08/content_26083969.htm
5.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83653
6.
https://www.chinanews.com.cn/sh/2024/10-18/10303430.shtml
7.
https://www.qm120.com/nf/articles/261216.html
8.
https://m.renrendoc.com/paper/382203921.html
9.
https://public.erqi.gov.cn/D1101X/8887041.jhtml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城市老年人心理健康率仅为30.3%,农村老年人更是低至26.8%。在这一严峻形势下,失独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任杰慧的最新研究,为我们揭示了这一特殊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深层原因,并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01

失独老人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失独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据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占总人口的18.7%。在这一庞大的群体中,失独老人由于失去独生子女而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生活困境。

研究表明,失独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孤独、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根据《2018年中国老年心理健康白皮书》显示,63%的中国老年人常常感到孤独,而失独老人的这一比例更高。更令人担忧的是,有超过25%的60岁以上中国老人因为身体或其他各种原因,产生过自杀的念头。

02

最新研究进展:从“亲密的陌生人”到“陌生人的亲密”

任杰慧副教授长期从事医学社会学和健康人类学研究,其研究团队通过在广州、成都和南京三地的田野调查,深入探讨了失独老人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案。

研究发现,失独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源于个人的悲痛和孤独,更与社会支持系统的缺失密切相关。任杰慧副教授提出,通过倡导、赋权和协调三大策略,可以有效促进失独老人的心理健康。

  • 倡导:通过政策倡导和社会动员,提高社会各界对失独老人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消除对这一群体的歧视和偏见。
  • 赋权:增强失独老人的自我效能感,帮助他们重新建立生活目标和意义,通过参与社区活动等方式实现自我价值。
  • 协调:整合家庭、社区和政府资源,建立多维度的支持网络,为失独老人提供持续的心理关怀和生活帮助。
03

政策支持与社会工作实践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改善失独老人的生活状况。例如,国家为年满49岁的失独父母提供特别扶助金,城镇每人每月340元,农村每人每月170元。同时,符合条件的家庭可优先申请廉租房或公租房,低收入失独家庭成员也被纳入医疗救助范围。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一些成功的案例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例如,北京市白纸坊街道为失能老人家庭定制专属坡道,解决了他们出行难的问题。这种精细化的服务模式,不仅改善了老人的生活质量,也为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了积极影响。

然而,当前的政策和社会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部分无障碍设施设计不合理,导致失能老人难以真正实现“出门自由”。此外,社会对失独老人群体的认知和接纳程度仍有待提高,一些老人因担心他人异样眼光而选择减少外出,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孤独感。

04

结语

失独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议题,需要政府、社区、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任杰慧副教授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但要真正改善这一群体的生活状况,还需要更多实质性的行动和支持。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失独老人创造一个更加包容、温暖的社会环境,帮助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