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利息太高了,怎么维护合法权益?三招教你轻松自救!
网贷利息太高了,怎么维护合法权益?三招教你轻松自救!
网贷已成为许多人应急或投资的选择,但高利贷的陷阱却让不少人深陷其中难以自拔。面对动辄上百甚至上千的年化利率,借款人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实际上,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民间借贷的利率上限。借款人完全可以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摆脱高利贷的困扰。下面就来看看如何应对这些"吸血鬼"式的网贷平台。
一、识别非法高利贷
要维权,首先得学会辨别哪些属于非法高利贷。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民间借贷的年利率不得超过24%。超过这个数字的,法院将不予保护。而实践中,不少网贷平台打着各种名目变相收取高额费用,实际年化利率远超这一标准。
比如某平台宣称日利率仅0.05%,看似很低,但算下来年化利率竟高达18.25%。再加上各种手续费、管理费,实际年化利率轻松突破36%。更有甚者,有的平台年化利率甚至高达300%以上!
除了利率陷阱,一些不良平台还会设置各种霸王条款。如要求借款人提供过度的个人信息、强制搭售保险等金融产品、设置高额违约金等。这些都是借款人需要警惕的。
二、收集证据维权
发现自己陷入高利贷陷阱后,第一步就是收集证据。这包括借款合同、转账记录、还款凭证等书面材料,以及与对方的通话录音、聊天记录等。
特别要注意的是,很多网贷平台会通过APP操作完成借贷过程。这时候一定要及时截图保存相关页面,包括借款金额、利率、各项费用等信息。因为一旦出现纠纷,平台很可能会删除或修改这些信息。
此外,还要留意平台是否存在暴力催收、威胁恐吓等违法行为。如果有,及时报警并保存相关证据,这些都将成为后续维权的有力武器。
三、运用法律武器
收集好证据后,就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维权了。首先可以向当地金融监管部门投诉,如银保监会、地方金融监管局等。这些部门收到投诉后会介入调查,对违规平台进行处罚。
如果平台拒不整改,可以考虑向法院起诉。根据相关法律,超过24%的利息部分,法院不会支持平台的主张。也就是说,即使你签了合同,也不必按照高于24%的利率偿还。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8月最高法发布新规,将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下调至年利率15.4%。这意味着,只要借款利率超过这个数,借款人就有了更大的维权空间。
在起诉时,可以主张确认合同中的高利率条款无效,要求平台退还多收的利息。如果平台存在欺诈、恶意催收等行为,还可以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近年来,不少借款人已经通过法律途径成功维权。如广东某借款人因网贷平台收取高达年化70%的利息而起诉,最终法院判决平台退还超出部分并赔偿损失。这些案例都为后来的维权者提供了宝贵经验。
面对高利网贷,借款人绝不是无力反抗的。只要熟悉相关法律,善用维权工具,完全可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提高风险意识,谨慎对待各类网贷平台,避免陷入高利贷的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