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烧牛腩的家常做法,软烂入味,香气四溢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红烧牛腩的家常做法,软烂入味,香气四溢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KGMPDK0553P098.html
红烧牛腩是一道经典的家常菜,以其软烂入味、香气四溢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今天就来分享一道详细的红烧牛腩制作方法,教你如何让牛腩香而不腻、入口即化。
准备食材
主要食材
- 牛腩 500 克(切成丁)
- 大葱 1 根(切段)
- 生姜 1 块(切片)
- 料酒 适量
- 清水 适量
香料(可根据口味增减)
- 八角 2 颗
- 桂皮 1 小段
- 香叶 2 片
- 干辣椒 2-3 根(可选)
- 草果 1 颗(敲碎更易出味)
调味料
- 生抽 2 勺
- 老抽 1 勺(上色用)
- 冰糖 10 克(提鲜增色)
- 料酒 1 勺(去腥)
- 盐 适量
- 白胡椒粉 适量
- 清水(或高汤)适量
详细制作步骤
- 牛腩焯水,去除杂质
焯水可以去除血水和杂质,保证肉质干净无腥味。
- 锅中加冷水,放入牛腩块,加入料酒、生姜片。
- 开中火加热,水快开时,会有大量浮沫浮起,用勺子撇去。
- 水开后,再煮 3-5 分钟,让血水完全析出,然后捞出用温水冲洗干净,沥干备用。
- 小贴士:焯水时不要盖锅盖,让腥气散发出去。
- 炒糖色,让牛腩上色更漂亮
炒糖色是红烧菜的关键一步,能让牛腩色泽红亮、味道更加香浓。
- 锅中加少许油,小火放入冰糖,不断搅拌,直到糖完全融化,变成棕红色的糖浆。
- 看到糖浆变色后,立即倒入焯过水的牛腩块,快速翻炒,让每块肉均匀裹上糖色。
- 加入葱段、姜片、香料,翻炒出香味。
- 小贴士:糖色要炒至琥珀色即可,千万不要炒焦,否则味道会发苦。
- 加调料,焖煮入味
- 加入生抽、老抽、料酒,翻炒均匀。
- 倒入热水(或高汤),水量以没过牛腩 2-3 厘米为宜。
- 大火煮开后,转小火加盖炖煮 1.5-2 小时,让牛腩慢慢软烂入味。
- 炖煮过程中可以适量搅拌,以防粘锅。
- 小贴士:如果用高压锅,压 25 分钟即可,普通锅炖煮则需约 1.5-2 小时。
- 调味收汁,增添浓郁口感
- 炖煮至牛腩变软后,加入适量盐、胡椒粉调味。
- 如果汤汁较多,可开大火收汁,让酱汁更浓稠,裹满牛腩。
- 最后,捡出大葱、姜片、香料,让汤汁更加干净。
- 小贴士:炖牛腩时可以适量加点土豆、胡萝卜,炖出来口感更丰富。
成品出锅,香气四溢
红烧牛腩色泽红亮,香气扑鼻,软烂入味,汤汁浓郁。可以搭配米饭、面条、馒头,吃起来超级下饭。还可以做成红烧牛腩面,加点青菜,就是一碗热腾腾的美味牛肉面。
小贴士:如何让牛腩更香更嫩
- 选择好牛腩部位:牛腩带筋的部位口感更有层次,炖出来不柴不腻。
- 焯水不能少:去除血水和腥味,炖出的汤才会清爽不腥。
- 炒糖色要掌握好火候:炒至琥珀色,能让牛腩颜色更红亮。
- 小火慢炖最入味:炖煮时间越久,牛腩越软烂,味道更浓郁。
- 最后再放盐:炖煮过程中不要早放盐,否则牛肉会变硬不易炖烂。
红烧牛腩的美味搭配推荐
- 搭配米饭:浓郁的酱汁拌饭,味道更佳。
- 搭配面条:做成红烧牛腩面,口感丰富。
- 搭配蔬菜:可以加土豆、胡萝卜,荤素搭配更营养。
这道红烧牛腩适合家常制作,口感醇厚,营养丰富,值得尝试。
热门推荐
赵又廷十周年生日会星光熠熠,杨幂黄渤等众星捧场
研究发现:果糖促进多种癌症肿瘤生长,揭示潜在治疗新方向
果糖葡萄糖代谢有别,过量摄入危害健康
南京一日游攻略:中山陵、明孝陵、夫子庙精华游览路线
补充液体调饮食,专家详解胃肠道不适应对法
东南大学专家:四招缓解胃疼呕吐腹泻,这些情况需及时就医
万宁市2024年旅游预算及发展计划全览
海南万宁旅游值得去吗?——探寻这座热带海滨城市的独有魅力
9.1分喜剧《好东西》:赵又廷演绎暖心"前夫哥"
“天开一统”展火爆天津:400件秦汉文物诉说统一故事
恐怖奶奶2多人联机版:全面攻略指南
科普揭秘:打螺丝的电动工具叫什么?带你认识电动螺丝刀
艺术品市场繁荣下的隐忧:四大法律风险及应对指南
《长安十二时辰》男主角取名指南:这些古风名字最适合悬疑剧
张逸尘:古风男主角名字的艺术典范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诗意男主角名字
在线扑克网络市场调研报告: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达亿元,中国市场份额占比显著
《授时历》:比格里高利历早300年的精准时间管理神器
郭守敬的黄河治理工程:科学治水的典范
郭守敬:元代天文观测大师
警惕!你家狗狗可能悄悄地感染了狂犬?早期症状大揭秘!
赵又廷:从神秘阴阳师到幽默前夫,展现演技多样性
狂犬病:知真相,不恐狂
预防狂犬病,别被狗咬就够了吗 | 世界狂犬病日
赵又廷演绎《好东西》深情前夫,助力影片口碑票房双丰收
如何预防房颤,保护心脏
感情中为何总遇挫折?三大原因及应对方案
心肌桥需要治疗吗?
房颤的早期征兆
情感关系中的三大陷阱与破解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