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5G与大数据双轮驱动,医疗急救迈入智慧新时代
江苏:5G与大数据双轮驱动,医疗急救迈入智慧新时代
2024年5月,江苏省发布全国首个算力基础设施发展专项规划,提出到2030年将建成120万标准机架,打造长三角算力供给服务新高地。这一规划不仅展现了江苏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上的雄心,更为医疗急救系统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大支撑。
5G赋能,打造“上车即入院”的智慧急救新模式
在江苏,5G技术正在为医疗急救插上科技翅膀。以常州市为例,该市率先开通全省首条5G-A医联体常态化医疗物资航线。无人机载着医疗物资,仅需7分钟就能完成6公里的运输任务,而传统地面运输则需要26分钟。这条航线的开通,标志着常州跨步迈入医疗物资“低空速递”新时代。
更令人瞩目的是,江苏正在打造“上车即入院”的智慧急救新模式。通过5G网络,救护车与医院实现无缝对接。患者在救护车上,医护人员就能完成血压、血氧、心电等体征数据的采集,并实时传输至医院急诊中心。对于危重患者,院内专家还能通过5G智慧网关进行远程视频会诊,提供高效、准确的救治指导。
在内蒙古移动呼和浩特分公司的案例中,通过对120急救车进行信息化升级改造,实现了“呼叫即定位、呼入即救治、上车即入院”的院前急救新模式。调度中心通过基站、短信、5G消息等多种手段锁定求救者位置,缩短地址采集时间,确保急救车第一时间抵达现场。
大数据驱动,精准提升医疗急救效率
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大数据平台正在发挥重要作用。该平台处理了3亿多条血液病患者数据,形成了近20万名血液专病患者的数据库。医生通过平台输入关键词和所需条件,就能快速找到所需病例,研究效率提升了50%。
大数据平台不仅支持临床研究,更为患者救治提供了有力支撑。2023年,苏大附一院完成各种类型造血干细胞移植1012例,在库病例超9000例次。在血液病大数据系统的支持下,医院发表学术论文117篇,其中98篇为SCI论文,总影响因子达613。
未来展望:打造医疗信息化新高地
江苏在医疗信息化方面的创新实践,为全国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从5G智慧急救到医疗大数据平台,信息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医疗急救的模式和效率。随着《江苏省算力基础设施发展专项规划》的实施,江苏将进一步构建“2+N+X”的算力网络梯次多元布局,为医疗信息化提供更强大的算力支撑。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江苏的医疗急救系统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江苏正朝着打造医疗信息化新高地的目标稳步前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