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本土文化与跨国影响 第十一届亚洲电影年会成都召开
聚焦本土文化与跨国影响 第十一届亚洲电影年会成都召开
12月28日,第十一届亚洲电影年会在成都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召开。本次年会以"亚洲影像的本土文化特征与跨国影响的多元性"为主题,来自韩国、台湾及内地3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近百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亚洲电影的未来发展之路。
作为亚洲电影界的重要学术盛会,亚洲电影年会自2014年首次举办以来,已发展成为推动亚洲电影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本次年会设置了开闭幕式、主题论坛、新书发布会、专家论坛和青年学者论坛等多个板块,专家学者们围绕"电影管理政策""电影产业与市场""电影创作与美学""电影海外推广"等多个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在开幕式上,一段展示亚洲电影多样性的短片集锦为与会者呈现了亚洲电影的丰富面貌。随后,中国—东盟艺术学院院长郁钧剑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周星教授等嘉宾致辞。郁钧剑表示,近年来亚洲电影发展取得了卓越成绩,本届年会旨在研讨亚洲电影的创新发展,共同为"一带一路"贡献力量。他还特别提到了人工智能对电影行业的影响,并鼓励业界积极应对票房市场变化,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周星教授强调了亚洲电影共融共生的重要性,鼓励业界面对市场波动保持信心。
在主题论坛环节,谭政研究员深入剖析了"印度电影叙事中的地缘政治表达",强调了政治与电影叙事的互动关系,指出印度电影通过丰富的类型片展现其地缘政治诉求,并建议中国电影拓展叙事题材和形态。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教授则从跨文化传播视角探讨了亚洲电影共同体美学,为亚洲电影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当天上午还举行了《亚洲电影蓝皮书2020-2024》的新书发布会,主编周星教授和李锦云教授分享了编写的背景与意义,多位作者也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该书全面回顾了过去五年亚洲电影的发展,为电影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