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三垟湿地:从“黑臭水体”到“城市绿肾”的生态蝶变
温州三垟湿地:从“黑臭水体”到“城市绿肾”的生态蝶变
温州三垟湿地,这片被誉为“城市绿肾”的生态明珠,近年来通过持续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实现了从“黑臭水体”到“鸟类天堂”的华丽转身。作为温州生态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垟湿地总面积约13.6平方公里,由161座岛屿和138条河流交织而成,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游憩的好去处,更成为了众多野生动植物的安居之所。
水质改善:从劣V类到Ⅲ类水的蜕变
2023年温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报告显示,全市77个市控及以上断面中,Ⅰ~Ⅲ类水断面占比高达85.7%,这一数据背后,是温州持续推动水环境治理的不懈努力。三垟湿地作为城市重要水系之一,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成功剿灭劣V类水,水质得到显著提升。
这一转变的背后,是温州市大力推行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的创新实践。以“温州绿心·生态三垟”EOD项目为例,总投资约21亿元,通过统筹水治理、生态修复与文旅开发,探索生态环境治理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项目实施后,不仅大幅提升了湿地水质,还实现了岸线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生物多样性:从荒芜到繁荣的生态复苏
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三垟湿地逐渐成为野生动植物的理想栖息地。据统计,湿地内栖息着众多鸟类,包括白鹭、天鹅等,成为名副其实的“鸟类天堂”。2023年,三垟湿地成功入选首批“浙江省观鸟胜地”,进一步印证了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显著成效。
湿地内丰富的水生植物和鱼类资源,为鸟类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同时,湿地管理部门通过科学管理,合理控制水位,营造适宜的栖息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鸟类在此驻留。据统计,湿地内观测到的鸟类数量逐年增加,成为温州地区重要的鸟类栖息地之一。
创新实践:EOD模式引领生态与经济双赢
“温州绿心·生态三垟”EOD项目是温州市首个进入国家库的EOD项目,总投资约21亿元,已获得16.5亿元意向授信。项目以“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文旅康养一体化发展”为主线,通过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保育区生态修复、生态瓯柑文化园建设等工程,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EOD模式的核心在于将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内部化。通过将现金流匮乏的生态治理项目与盈利性较强的产业项目“肥瘦搭配”,不仅解决了生态治理的资金难题,还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绿色发展。这一创新模式为破解“绿水青山”如何变成“金山银山”提供了新的思路。
未来展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随着生态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三垟湿地正逐步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湿地内设有国学城市书房、生态亲子园、稻香小镇等设施,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和休闲空间。同时,湿地管理部门还定期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爱鸟周”等活动,提高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
未来,三垟湿地将继续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完善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同时积极探索生态旅游、科普教育等多元化发展路径,努力打造一个集生态保护、科普教育、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园区,为建设美丽温州、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