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双十一后,电商平台严打恶意退款:一场关乎诚信的博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双十一后,电商平台严打恶意退款:一场关乎诚信的博弈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37448120_122066678
2.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12A074QY00
3.
https://t.cj.sina.cn/articles/view/5953466483/162dab07301901b9ey?from=tech&vt=4&pos=108&his=0
4.
https://hankunlaw.com/portal/article/index/cid/8/id/14096.html
5.
https://insight.xiaoduoai.com/commerce-knowledge/1688-specific-measures-to-combat-malicious-only-refund-what-are-they-1688-announces-severe-crackdown-on-malicious-only-refund-how-effective-is-this-measure.html
6.
https://www.allbrightlaw.com/CN/10531/48f856314e9dce2d.aspx
7.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subjectdetail/id/MzAwNCguM4ABAA.shtml
8.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1204/80dd056dbfb04babab1be52d7abd7817/c.html
9.
http://www.news.cn/digital/20240807/d2dda4e17f0e46b8812850217c385c1e/c.html

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之后,各大电商平台如淘宝天猫、京东、抖音和拼多多纷纷宣布将加强打击恶意退款行为。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关乎电商平台本身,更关乎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01

恶意退款现象频发

“仅退款”政策原本是各大电商平台为保障消费者权益而推出的重要服务,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逐渐被部分消费者滥用,成为一种新型的“薅羊毛”手段。

恶意退款的主要表现形式

  1. 虚假理由申请退款:部分消费者在未收到商品或商品无明显问题的情况下,编造各种理由申请退款,如“商品与描述不符”、“商品存在质量问题”等。

  2. 收到商品后恶意退货:有些消费者在收到商品并使用后,仍然选择退货退款,甚至有组织的“羊毛党”专门利用这一漏洞进行牟利。

  3. 利用平台规则漏洞:例如在拼多多平台上,有用户发现可以通过特定方式绕过平台审核,实现“无理由仅退款”。

恶意退款的危害

  • 商家经济损失:直接导致商家失去商品成本和利润,频繁发生可能导致商家经营困难。

  • 影响商家信誉:恶意退款可能导致商家的店铺评分和信用度下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 破坏市场秩序:这种行为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损害了诚信经营的商家和其他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02

平台重拳出击

面对日益严重的恶意退款问题,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出台措施予以应对。

淘宝天猫:完善异常“仅退款”处置机制

  • 设置体验分门槛:对频繁申请仅退款的消费者降低其“消费者体验分”,影响其在平台的权益。

  • 开放申诉通道:为商家提供便捷的申诉渠道,加快处理速度。

  • 加强智能风控: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识别异常退款行为,提前预警。

京东:优化售后服务流程

  • 强化审核机制:对大额订单和异常订单进行人工复核。

  • 建立信用体系:对恶意退款的消费者降低信用等级,影响其后续购物体验。

抖音:加强商家保护

  • 推出“安心购”计划:为商家提供全方位的售后保障,包括恶意退款防护。

  • 智能识别系统:通过算法识别异常行为,及时拦截恶意退款申请。

拼多多:调整“仅退款”政策

  • 引入“冷静期”制度:对部分高风险订单设置退款冷静期,防止冲动退款。

  • 升级风控系统:加强对异常账号和行为的监控,及时预警和处理。

03

案例分析:合法退款与恶意退款的界限

成功退款案例

  • 苹果游戏充值退款:一位用户在苹果游戏充值时遭遇误扣费用,通过全国12315 APP进行申诉,最终成功追回款项。

  • 多邻国APP会员扣费:用户在试用多邻国APP会员服务时被意外扣费,通过平台客服沟通后成功退款。

这些案例表明,合法合理的退款诉求是能够得到平台支持的。关键在于消费者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和合理的理由,同时遵循平台的退款流程。

恶意退款案例

  • 拼多多“炸店”事件:2023年3月,部分商家利用“仅退款”政策对拼多多自营店进行恶意下单和退款,导致店铺被迫下架。

  • 职业羊毛党:有组织的“羊毛党”专门教授他人如何利用平台规则进行恶意退款,甚至形成产业链。

这些案例揭示了恶意退款行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也促使平台不断优化其退款政策和风控机制。

04

法律视角:恶意退款的法律边界

从法律角度来看,恶意退款行为可能涉嫌违法。

  • 民事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七条,恶意退款行为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可能构成违约。

  • 刑事责任:若通过欺骗手段进行恶意退款,可能触犯《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诈骗罪。

因此,消费者在享受平台服务的同时,也应遵守法律法规,理性消费,合理维权。

05

未来展望:构建健康电商生态

要从根本上解决恶意退款问题,需要平台、商家和消费者共同努力。

  • 平台应持续优化规则:通过技术手段提升风控能力,建立更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

  • 商家需提升服务质量:提供高质量的商品和优质的售后服务,减少合理退款的发生。

  • 消费者要增强法律意识:理性消费,依法维权,不滥用平台政策。

只有三方协同合作,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公平的电商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双十一后的这场“打击恶意退款”行动,不仅是电商平台的自我革新,更是整个行业向更加规范化、健康化发展的重要一步。通过不断完善规则和提升技术水平,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电商环境将更加公平、透明,真正实现多方共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