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超重失重训练:从航天到体育的科技跨越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超重失重训练:从航天到体育的科技跨越

引用
新浪网
11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shenji/2024-10-30/doc-incuitnt7776878.shtml
2.
https://wk.baidu.com/view/9aef5934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ec?pcf=2&re=view&bfetype=new
3.
https://github.com/caoygx/my_lib/blob/master/b.txt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30A07OIP00
5.
https://hb.dzwww.com/p/p9HrpWCOWGb.html
6.
https://www.dahsing.com.cn/portal/zh_CN/zxdxdt/20240603/3340.html
7.
https://www.wchtc.net/xinwen/2024/show-4208.html
8.
https://yznkxjs.xml-journal.net/
9.
https://m.baotounews.com.cn/p/861569.html
10.
https://news.cctv.cn/2024/06/07/ARTIe3tH8xvuE8G6Vbj0GQRf240607.shtml
11.
https://news.dayoo.com/society/202403/11/140000_54641124.htm

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顺利进入太空。在执行任务前,他们经历了严格的训练,其中就包括超重失重训练。这种特殊的训练方式不仅在航天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也被引入到体育训练中,成为提升运动员成绩的“黑科技”。

01

失重环境下的生理挑战

在太空中,由于微重力环境的影响,人体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 第一层次:主要影响神经系统,表现为眩晕、恶心等运动病反应,通常在进入失重环境后的三天内较为明显。
  • 第二层次:涉及循环、体液调节、血液和内分泌等系统,主要表现为压力感受器反射功能改变、血容量和循环系统引发相应调整等,需要数周时间来重新建立平衡。
  • 第三层次:主要影响肌肉和骨骼系统,表现为骨骼肌萎缩,长期失重环境可改变肌纤维的比例和骨代谢的过程,这种效应持续时间长,需要及时干预。
02

科学训练应对失重效应

为了帮助航天员适应太空环境,科研人员开发了一系列训练设备和方法:

  1. 太空跑台:类似于地面跑步机,通过弹性束缚带固定航天员,主要用于有氧耐力锻炼和骨骼的高冲击性锻炼。

  2. 太空自行车功量计:类似于地面自行车,通过摩擦阻力的飞轮与脚踏联动,主要用于锻炼腿部肌肉,维持上下肢肌耐力。

  3. 微重力抗阻锻炼装置:通过飞轮旋转产生的惯性作为锻炼负荷,可以进行全身或单一关节的高级抗阻训练。

  4. 拉力器:以橡皮绳或弹簧制成,用于锻炼头颈、四肢、腰部等部位的肌肉,预防肌肉萎缩。

此外,还有非运动锻炼防护措施,如企鹅服、药物等。企鹅服通过弹性阻力模拟地面运动拉力,保持肌肉张力;药物则用于预防空间运动病和骨质疏松等问题。

03

从航天到体育:创新训练方法的应用

超重失重训练不仅在航天领域大显身手,在体育领域也展现出独特价值。通过模拟不同重力环境,这种训练方式可以帮助运动员提升体能和技巧。

  • 超重训练:通过增加负荷,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例如,使用重力靴或背负额外重量进行跑步训练,可以提高下肢力量和爆发力。
  • 失重训练:通过减少重力影响,提高核心力量和灵活性。例如,利用水池或特殊吊索系统进行训练,可以让运动员在接近失重的状态下完成高难度动作。

这种训练方式在田径、举重、游泳等多个项目中都有应用。研究表明,经过系统训练的运动员在正常重力条件下能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04

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进步,超重失重训练设备和技术将更加完善。这种训练方式不仅能够帮助运动员突破极限,还可能在康复医学、老年人护理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人类将更好地适应各种重力环境,为未来的太空探索和地球上的运动训练开辟新的可能性。

超重失重训练作为一项前沿科技,正在从航天领域走向体育竞技场,为人类突破自身极限提供了新的可能。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训练方式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出其独特价值。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