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分摊方式是什么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分摊方式是什么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分摊方式主要有三种:均摊、约定分摊和被赡养人指定分摊。同时,文章还探讨了断绝赡养协议的法律效力以及侄儿赡养五保户大伯的财产继承问题。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分摊方式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分摊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由赡养人均摊:即赡养老人的多个子女平均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例如,若有两个子女赡养老人,则每人每月可扣除1000元。
约定分摊:赡养人之间可以签订书面分摊协议,约定各自分摊的扣除额度。但需注意,约定分摊的总扣除额度不能超过每月2000元,且每人分摊额度同样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
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被赡养人可以指定其中一个或多个子女分摊扣除额度。指定分摊同样需遵循总扣除额度不超每月2000元,单人不超1000元的规定。
需要强调的是,约定分摊和指定分摊需签订书面协议留存备查。具体分摊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纳税人需根据自身家庭情况,选择合适的分摊方式进行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
男方子女与男方签订断绝协议,不赡养协议有效吗
这种断绝协议及不赡养协议是无效的。
从法律层面来看,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是基于血缘关系和法律规定而产生的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不能通过协议等方式随意免除。具体而言:
血缘关系是一种天然的、无法改变的事实,即使签订所谓的断绝协议,在法律上也无法真正断绝亲子关系。
赡养父母是成年子女应尽的法律责任,包括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等。这是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和权益的重要规定,不允许当事人通过约定来排除。
这种协议违背了公序良俗原则。尊老、敬老、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的基本伦理要求,法律也会维护这种公序良俗。
所以,男方子女与男方签订的断绝协议及不赡养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当父母需要赡养时,子女仍需依法履行赡养义务。
侄儿赡养五保户大伯,财产可以继承吗
侄儿赡养五保户大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继承其财产。
首先,五保户制度是对农村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无扶养能力的老年人等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一般来说,五保户的财产在其去世后会收归集体所有。
然而,如果侄儿对五保户大伯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侄儿可以适当分得五保户大伯的遗产。这是基于公平和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因为侄儿承担了本应由其他法定赡养人承担的赡养责任,付出了时间和精力照顾大伯的生活。
具体到实践中,法院通常会综合考虑侄儿赡养的具体情况,如赡养的时间长短、付出的精力多少、对五保户生活改善的程度等因素,来确定侄儿可以分得的遗产份额。总之,侄儿尽了赡养义务,有权利主张分得相应的遗产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