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专家推荐:膝盖疼痛的科学缓解方法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专家推荐:膝盖疼痛的科学缓解方法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副主任医师刘强指出,膝盖疼痛是常见的问题,但通过科学的方法可以有效缓解。他推荐了一套“无痛走”要诀,结合其他实用的自我缓解技巧,可以帮助人们减轻膝盖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刘强医生的“无痛走”要诀
刘强医生推荐了一套“无痛走”要诀,通过调整走路姿势和选择合适的鞋子,减少膝盖的负担,避免疼痛。
不要外八:走路时保持双侧脚尖朝向正前方,双脚分开的距离与骨盆距离相同。
轻盈落地:前脚落地时,脚跟轻盈着地,避免重击地面。
迈开大步:走路时迈开大步,双臂甩开,保持自然的摆动。
蹬地有力:后脚离地时,做到蹬地有力,推动身体前进。
鞋子合适:选择合适的鞋子,如慢跑鞋,能够缓冲走路时的地面反冲力,从而保护膝关节。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鞋子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新鞋。
七大自我缓解方法
除了调整走路姿势,还有多种实用的自我缓解方法可以帮助减轻膝盖疼痛。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是缓解膝盖疼痛的关键。每减掉一公斤体重,膝盖的负担就会减少三到四倍。
适当运动:增强膝盖周围肌肉的力量,可以帮助减轻膝盖的负担。推荐的运动包括:
- 简单的腿部伸展运动:坐在椅子上,将一条腿抬起,尽量伸直,坚持5秒钟,然后放下,换另一条腿。每天重复几次。
- 靠墙静蹲:背靠墙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慢慢下蹲,保持膝盖不超过脚尖。
注意保暖:膝盖怕冷,特别是对一些老年人来说,寒冷的天气会让关节更容易发作疼痛。可以使用护膝或者在膝盖上涂抹一些保暖膏,帮助保持膝盖的温度,防止寒气进入关节。
热敷和按摩:当膝盖疼痛发作时,可以通过热敷来缓解疼痛。用温热的毛巾敷在膝盖上,每次大约15分钟左右,能够促进膝盖周围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僵硬感。适当的按摩也能缓解膝盖的不适感。按摩时可以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油,轻轻地揉按膝盖周围的肌肉和关节,帮助改善血液流通,缓解肌肉紧张。
补充营养:有些营养物质对膝盖关节非常有帮助,比如维生素C、维生素D、钙、氨糖等。维生素C能帮助身体制造胶原蛋白,这对保持关节的弹性和韧性很重要;维生素D和钙则能帮助骨骼健康;而氨糖则能修复软骨,减轻关节的磨损。这些营养物质可以从饮食中获取,比如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豆类、坚果、鱼类和牛奶等。如果觉得膳食补充不足,也可以适当服用一些营养补充剂。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长时间坐着或者站着不动,都会让膝盖的负担加重。建议每坐一小时左右,就起来活动一下,走动走动,这样能缓解膝盖的压力,防止疼痛加重。上下楼梯时,尽量扶着扶手,减少膝盖的负担。
保持好心情:膝盖痛不仅是身体上的问题,有时也和心情、精神状态有关。如果长期情绪低落、焦虑或压力过大,身体的修复能力就会下降,疼痛也更容易发作。因此,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非常重要。可以通过散步、听音乐、和家人朋友聊天等方式来放松心情,减少精神上的压力。
关节炎患者的康复锻炼
对于关节炎患者,科学的锻炼可以帮助改善症状,增强关节功能。
有氧训练:增强心脏和肺的功能,使日常活动易于完成,不易感到疲劳和关节疼痛,有助于减少压力、焦虑,并增加自信。推荐的运动包括骑自行车、划船机、椭圆机训练、游泳以及水中运动或步行等。锻炼时间可从5分钟到30分钟不等,每周3-5次。
抗阻训练:增强关节周围退化或炎症的肌肉,帮助关节更稳固地承受日常活动中的负重或冲击。推荐的运动包括使用Weight-Machines、Free-Weight、弹力带或自身重量进行锻炼。每次锻炼间至少需间隔24小时的恢复时间。
增强柔韧性:拉伸肌肉和关节可以帮助身体更灵活,减少关节粘连问题,包括移动时可能出现的疼痛。主要拉伸的肌肉群包括下背部、大腿后侧、髋部屈肌、小腿肌和肩膀。
结语
膝盖疼痛虽然常见,但通过科学的方法可以有效缓解。刘强医生推荐的“无痛走”要诀和上述的自我缓解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请及时就医,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