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指南丨感冒发热,切勿随便乱用药!
用药指南丨感冒发热,切勿随便乱用药!
春季是感冒高发季节,很多人习惯自行购买感冒药应对症状。但感冒药种类繁多,成分复杂,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几种常见感冒药成分的作用和禁忌,帮助您安全用药。
利巴韦林: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没有作用
利巴韦林并不适用于常规的感冒发热、流行性感冒及普通病例表现的手足口病。上述情况使用该药可能使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性提高,最终反而不利于病痛痊愈。
备孕女性、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利巴韦林。不建议首选静脉给药剂型,可考虑雾化吸入。用药期间注意复查血常规、生化等指标。
含“麻”感冒药:高血压患者不宜用
感冒药一般除了商品名外,还有根据成分起的通用名,如“美扑伪麻片”,其中“麻”指的是含有伪麻黄碱,伪麻黄碱有助于减轻感冒、过敏性鼻炎、鼻炎及鼻窦炎引起的鼻充血症状。
但是伪麻黄碱会引起血管的收缩,导致血压、血糖、眼压增高,因此高血压、糖尿病和眼压高的患者应慎用。此外,它还会影响神经系统,加重前列腺肥大患者排尿困难和甲亢患者头痛、失眠等。孕妇和运动员也应慎用此成分。
含“扑”感冒药:司机不宜用
扑尔敏(氯苯那敏)能缓解感冒引起的流眼泪、打喷嚏、鼻塞等症状。名字里带有“扑”、“敏”、“苯”的感冒药服用后可能会引起嗜睡、困倦等症状,所以服药期间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服药期间最好保证休息。
消化性溃疡所致幽门狭窄、哮喘发作、高血压危象的人也要慎用。扑尔敏可抑制泌乳,因此对于哺乳期妇女应考虑停止哺乳或停止服药。
含“酚”感冒药:肠道溃疡者慎服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是感冒药中用于缓解疼痛和退热的重要成分。感康、快克、泰诺、感冒灵等常用感冒药均含扑热息痛,它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既往有胃肠道病史(溃疡性大肠炎,克隆氏病)的患者应谨慎使用,以免使病情恶化。
当患者服用该药发生胃肠道出血或溃疡时,应停药。同时,这些药最好不要同时吃。此类药物在服药期间还应避免饮用含酒精饮料,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该药。
含“美”感冒药:支气管炎患者慎用
右美沙芬是临床常用的中枢性镇咳药物,含此成分的感冒药通用名多含有“美”字。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患者应慎用这类感冒药,因为其中枢镇咳作用可能影响痰液排出,堵塞呼吸道,严重时可引起窒息。
“清热”感冒药:风寒感冒别用
目前市面上的感冒中成药中,有很多有“清热”字样,如感冒清热颗粒。清热类药物适合风热感冒的患者服用,不适用于风寒感冒患者服用。
感冒药使用小贴士
感冒切忌叠加吃药:不少人为追求第二天能正常上班,便加大剂量或是同时吃两三种感冒药,这是很危险的。感冒是自限性疾病,有一定的病程时间,盲目加大用药量会增加药物副作用,严重时甚至导致生命危险,正所谓“欲速则不达”。
若有胶囊药物,若非药师同意,不可将胶囊打开服用:胶囊由明胶制成,易溶于胃酸,装入胶囊的药大都对胃黏膜有刺激,或者易被消化液分解破坏,有的则是缓释胶囊,完整吞服才能发挥药效。热水送服会容易使胶囊外壳提前化掉,降低药效或增加刺激性。
服用大多数药物,建议喝150-200毫升的水:如服用胶囊剂,要增加饮水量,否则胶囊易粘附在胃壁上,导致局部浓度过高,刺激胃黏膜。
人们在吃药前后30分钟内,最好不要吃东西:这是因为食物可以影响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从而影响药效。但有些药物需要和食物一起服用,如降糖药中的阿卡波糖需要在用餐前即刻服用,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
若服用存在相互作用的几种药物,一定要间隔至少30分钟以上,若有吃中药,也要间隔至少30分钟以上才能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