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黄鹤楼下的诗意告别:李白与孟浩然的友情绝唱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黄鹤楼下的诗意告别:李白与孟浩然的友情绝唱

引用
网易
11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1ABD3MU05567SG7.html
2.
https://www.sohu.com/a/771766938_121903347
3.
https://www.sohu.com/a/849793847_121720407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27A06TOE00
5.
https://gx.httpcn.com/book/read/TBMEILKO/ILPW.shtml
6.
https://m.qulishi.com/article/202203/599688.html
7.
https://m.qidian.com/ask/qenmiiqrhur
8.
https://www.kxue.com/gushi/tangshi300shou.html
9.
http://www.lubanyouke.com/17872.html
10.
https://ww.gushiju.net/ju/96613
11.
http://www.lubanyouke.com/45481.html

公元730年,一个春光明媚的午后,黄鹤楼前,两位诗人正在依依惜别。年轻的李白,29岁,意气风发;年长的孟浩然,41岁,风度翩翩。他们初次相遇,却如同久违的朋友,一见如故。

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由来已久。他曾写诗赞颂:“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赠孟浩然》)孟浩然的洒脱不羁、淡泊名利深深吸引着李白。而孟浩然也欣赏李白的才华横溢、豪放不羁。两位诗人一见如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暮春三月,长江边的黄鹤楼,烟波江上,繁花似锦。孟浩然即将乘船东下,前往繁华的扬州。李白前来送行,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送别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故人西辞黄鹤楼”,一个“故人”,道出了两人深厚的友情。黄鹤楼不仅是送别的地点,更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意象。传说中仙人乘鹤而去的地方,如今见证了两位诗人的离别,增添了离别的浪漫色彩。

“烟花三月下扬州”,这句诗被誉为“千古丽句”。三月的江南,春意盎然,繁花似锦。李白用“烟花”二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景,更暗示了孟浩然此行的美好前景。扬州是当时东南最繁华的都会,李白对孟浩然的这次旅行充满了羡慕和向往。

然而,最动人的还是最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站在江边,目送孟浩然的船只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在天际。这不仅是对眼前景的描写,更是李白对友情的深情流露。他的目光,他的心,随着那远去的帆影,一直延伸到天边。

这次送别,不仅是两位诗人的离别,更象征着唐代文人的一种精神追求。他们追求自由、向往自然,不被世俗所拘束。李白和孟浩然的友谊,超越了功名利禄,建立在对诗歌的共同热爱和对生活的共同追求之上。

在唐代,送别诗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它不仅表达了个人情感,更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都是那个时代友情的见证。

李白与孟浩然的这次送别,成为了中华文化中一段动人的佳话。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友谊,不在于朝夕相处,而在于心灵的相通。即使相隔千里,也能感受到彼此的温度。这种超越时空的友情,正是中华文化中最珍贵的遗产之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